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攻殼機動隊:innocence/傀儡/靈魂

文:陳淑芳 

士郎正宗在1989年在講談社子品牌青音社所發表連載的的近未來漫畫作品,英譯作品名稱為:『Ghost in Shell』後翻譯成英、繁中、德等語系而在科幻世界中被流傳。1995年,導演押井守與製作公司Production I.G首度透過當時最先端的多層攝影技術以及局部3D技術將漫畫內的世界觀搬上螢幕。

之後,在2002~2006年由神山健治所導演的電視版與OVA版(Stand Alone Complex、SAC2:GIG、SAC SSS)、2016~2019年由導演黃瀨和哉執導以電視版本為設定的前傳:Arise系列,目前由Netflix投資開拍由神山健治執導的動畫「攻殼機動隊SAC:2045」。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在2004年,押井守執導的『攻殼機動隊電影版2:inncence』

If our God and our hopes are nothing but scientific phenomena, then let us admit it must be said that our love is scientific as well. 『如果我們的神與希望不過都是科學的產物,那我們的愛是否也是一種科學的現象呢?』 -法國文學家-Villes clé L’lse-A’dam 

電影的開始,押井守把這段法文原文放在片頭,貫穿整體的故事的主軸。

故事設定在前作1995年公開的攻殼機動隊電影版1的『傀儡師』事件後,主角草薙素子與人工智慧AI程式『Project:2501(傀儡師)』合一後,消失在實體世界與網路世界端點後的數年。某日發生了性愛用機械人(品名:Hadaly)暴動,並且殘殺了顧客後逃亡。身為偵辦這類型案件的公安9課的巴特、德古沙兩位高階公安介入調查後,逐步發掘事件背後的電子腦犯罪、人口販運、靈魂複製犯罪。

調查過程中,巴特的靈魂遭到入侵,在慣常去的寵物店認為遭受攻擊,掏槍自衛過程中與人犯交戰,在千鈞一髮之際,同為公安9課的技術佐石川將巴特的電子腦與靈魂關機,才結束對巴特的擬似現實的攻擊!(真實情況是,巴特對自己鏡子裡面影像開槍後,又把自己的手臂擊傷然後對著店老闆射擊) 最後,巴特透過對其發動攻擊的前軍中的同僚駭客,且駭入了生產性愛機械人的海上總部,並且在素子的幫助下破獲、解決了該次的事件。

我們認知的現實

Berger與Luckmann認為人是社會化的產物,社會是人的產物;社會既客觀化的真實,社會也是主觀化的真實;社會並非屬與靜態存在的真實,而是不停地建構下的真實。

因而後續的Adonie透過了Luckmann以及Schutz的真實觀點,提出了人透過怎樣的角色用以界定真實的幾種方式:
●客觀真實:存在在個人以外的真實,無法推翻也無需驗證的真實。
●符號真實:透過符號以及傳播的信息資料所提供的社會真實。
●主觀真實:人透過客觀真實以及符號真實綜合出的對於社會的認知的結果。

在片中主角,巴特是個全身除了腦部、脊椎以外,全身高科技義體的作戰用生化人;他使用他的身體的配備、去感知、探測這個世界。並且透過網路與其他的工作夥伴聯絡,對於整體的世界的觀感,是透過不同媒介與不同的真實所構成的主觀的角度去理解所「存在」的真實。巴特在常去的寵物店購買一樣的狗食、行走同一條路。

被擬態真實陷阱所捕捉、鼓動,甚至最後誤以為自己遭到襲擊(事實是自己開槍朝自己射擊),直到到達電子腦駭客『金』的住家中德古沙陷入的多重真實的影像,如果沒有草薙素子在某次的多重虛擬現實裡面的卡牌的暗示(如『2501』、『maeth』)提示巴特,或許兩人都一直在電子腦駭客『金』在腦中搭建的擬似現實迷宮當中一再歸零重來到老死為止吧?!

生死去來,蓬頭傀儡,一線斷時,落落磊磊 

資料科學開始嶄露頭角的2019年的現在看來,2004年的『攻殼機動隊電影版2:inncence』就像寓言故事,現在當我們的所有的相關資訊系統,這幾年都正在鼓吹著全面雲端化的時候;我們也正在把自己的許多生命資料掛上雲端。

似乎我們也開始像是攻殼機動隊電影裡面的各種主角一樣,不論工作、自己的公共醫療、教育、工作經歷資料或私領域的購買喜好、交友的類別與往來的商務資料都在雲端加密,或是不加密的四處流竄。

每個人的個人討論紀錄,也都在IM軟體裡面跑來跑去。與電影動畫裡面所描繪的世界,已經相去不遠,除了全身義體這件事還沒實現以外,大概都已經透過智慧型手機實現。 

●傳統的商業,透過用戶入店影像的分析,可以得知客人進店的大致時間、點菜的款式。
●便利商店的POS系統,搭配鏡頭的解析AI,已經可以得知客人的入店規律,以及通常購買的商品,經過統計後,可以得出完整的地區型的用戶數據。 
●學生到校後,透過面部辨識系統,無需老師點名,校內外出事後,AI立刻透過程式化API連結通知校方、家長與派出所。班上人物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管理他的行為行蹤,而目標毫無自覺受到監控。 

是否當我們有一天,重新需要拿起筆、拿起手上的資源開始繪畫、撰寫、手作的時候,才發現到我們早就從行為到產出的所有結果都已經被精準的預測、分析以及安置了?!屆時我們與片中的機器人『Hadaly』又有何不同?或者,我們根本就是「Hadaly」,而不願承認而已?

只要有骨氣,暴死又何妨?


只要有骨氣,暴死又何妨?




前言
講到動畫,給人的印象無疑就是其特性之一,非常非常燒錢。沒有經費的動畫,開播後的人氣下墜,都會造成後期的集數的品質降低。而說到誰最不會放棄,就算賠錢也會繼續維持超高品質的製作,那就是接下來要提到的骨頭社了。

命名原因
BONES這個詞,在英文中就是骨頭(複數)的意思,是依照公司社長南雅彥想做有骨氣的動畫片骨のあるアニメを作りたい),這一想法和理念而作為工作室命名的。

背景
在這個商業化的時代里,做一些吃力不討好,只是叫好卻不叫座的作品並不是那麼容易。雖然製作委員會和一些完整的規範已經相當程度的分散了動畫製作公司虧本的風險,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動畫的發展。三幕劇等等的公式也許成功造就了許多的商業佳作,但仔細想想,為了迎合市場和觀眾,商業化元素和模板被不斷地複製和重複利用,長久以來,已經造成閱聽人既定的框架跟審美疲勞。不如說的今天,把動畫當成夢想再做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創立時代
1998年,前Sunrise公司的成員南雅彥及逢坂浩司、川元利浩 一起創辦了骨頭社。延續了日升(前公司)的一貫風格,骨頭社的前期的作品也多為熱血題材和機器人題材。
BONES如同其名字,包含著社長南雅彥想做有骨氣動畫的期望,一直以來骨頭社也不辜負社長當年的初心,被許多動畫迷視為業界良心。但是同時骨頭社又被戲稱為有暴死光環加持的暴死社。大概是像粉絲說的,骨頭社有了錢就要浪一把,用優秀的製作團隊做一些原創動畫,比起有市場(原觀眾)保證的其他作品改編作品,原創作品無疑是相對非常冒險的決定。而這些原創的動畫有不少都暴死了。

以下骨頭社的這近20年的作品。
2002年的翼神傳說 原創動畫

作為骨頭社早期的作品,翼神傳說有著「骨頭社的EVA」的美名。
華麗又新穎的機體設計、唯美的畫面、熱血的戰鬥、叫輕鬆的背景設定,都成為了這部作品成功的要素。
但正因為當時EVA已出,所以被拿來比較,在當時機戰動畫為主流時,已有名作EVA的出現,在EVA的光環下,無法超越的他被壓了一頭,可說成也EVAEVA

2003鋼之煉金術師  2009鋼之煉金術師FA 漫改作品

2003版本的鋼之煉金術師是真正意義上使骨頭社聲名大噪的作品,精美的鍊成陣,流暢的動作場面嚴謹的設定,無疑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部分,而厲害的部份不僅如此,還有其優秀的配樂以及系列構成和編劇,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無論是03版當時原作漫畫都還沒有完結,所以是瑜創的結局。作出原創結局不稀奇,但要作出讓絕大多數的人都滿意的結局是極其困難的一件事。

無論是評價還是銷量上,骨頭社其他的作品都無法超越鋼煉,因此03版的鋼煉直到現在都毫無爭議地被稱為是骨頭社的巔峰之作。

動畫中的人體練成陣 擷取自動畫

櫻蘭高校男公關部(2006    漫改

《櫻蘭高校男公關部》的原作屬於乙女向校園青春作品,它的製作可以說是骨頭社的一個轉折點,它意味著骨頭社跳出了以往熱血戰鬥,機戰之類的框架,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動畫作品。

性格鮮明飽滿的角色、輕鬆向的劇情、色彩明快的畫面、吐槽又帶溫馨的整體風格使這部作品大獲成功,即使是在原創結局不太令大眾接受的情況下,依舊有不錯的成績。

2007黑之契約者 原創作品

說起這部作品,不少人可能要掬一把時代的眼淚了。作為和日升制作也就是他們原本的公司同檔期出的霸權《叛逆的鲁路修》同檔期的作品,雖說在銷量和人氣上都被魯路修壓了一頭,但是在當年也是一部人氣頗高的作品。不過有著冷門神番的別名,外國對其第二季的ED(片尾曲)

黑契可稱得上骨頭社少有的叫座原創動畫。與鋼煉中等價交換類似的能力與代價的世界設定,即使是在現在也可以稱得上是不落窠臼。反派智商在線,打戲流暢,以及有著墨過的鬥智鬥力的戰鬥。飽滿的人物設定,以及近未來的嚴謹設定,即使是我時隔多年回顧後,依然屬佳作。

異邦人無皇刃譚(2007


無皇刃譚可以稱得上是骨頭社打戲做的數一數二的作品,每一場打戲刀劍彷彿都在眼前令血肉橫飛。

因此這部作品獲得了81屆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提名。
即使在17年後的今天來看,依舊是一流作品。其場面之細膩,物件之精緻,已2D電影來說無人能及。

SOUL EATER2008 漫改

骨頭社少數以女角為主角的動畫,整個世界觀別具巧思,例如慧校和會流血的月亮等。可惜事一部後其節奏拖沓,或者說,作者原本的設定不夠嚴謹,無法支撐這51集的劇情。不過其軌的故事調性,不大適合多數的觀眾,算是平價評評的作品。

東京地震8.02009

骨頭社的又一次突破,不再是架空的世界,少有的以現實社會為題材的作品
舞台在發生大地震受到災害的東京,透過主角們在發生大地震之後互動,將體驗過大震災的人痛苦感情融入作品,可惜優秀的畫面和感人的親情都無法拯救劇情後期文藝的走向,畢竟地震完就很難再有新的高潮了,加上整部片子略顯壓抑的氛圍,無法獲得大眾的共鳴,銷量暴死。

GOSICK2011 輕改

骨頭社在題材上的創新一直層出不窮,這部是所謂的推理片。《GOSICK》是傳統的男孩遇到女孩的形式,以偵探與助手的相遇為起點,每一集都穿插一個事件。而為了更多的取得一般讀者的認同感,《GOSICK》採取將作品的重點更多的放在感情的書寫上。在解開一個又一個的謎題的同時更多的解釋了他們的了動機,表現了人類的種種感情——愛情,親情,友情等等。相對來說他的推理並不會太過複雜。就如同東野圭吾這樣的推理名作者所說,純粹的推理往往很難吸引到足夠的讀者。畢竟單純的推理受眾太少了。

野良神(2014

《野良神》(流浪神差)對於感情之間的細膩表現,以及細緻的畫面與音效,在搭配上龐大豪華的聲優陣容和骨頭社一貫拿手的流暢的打鬥畫面,使野良神的第一季在日本國內外都獲得了不錯的人氣和評價。但是由於第一季對原作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以及在戰鬥曲中混入了伊斯蘭教的祈禱詞被大批伊斯蘭教徒要求下架後重改等風波所造成的人氣流失,讓後期聲勢降低不少,但能屬佳作。

血界戰線(2015 漫改
2015年骨頭社的《血界戰線》。即使比原本的開播日期晚了3個月,血界戰線依舊有著極高的人氣和評價,這也是2010年以來除了09年版鋼煉FA之外,骨頭社最為暢銷的作品。
說道這部動畫,其獨特的設定以及琅琅上口的片尾曲,無疑為其增色不少。敘事能力,畫面,人設,能力設定都是十分優秀的但是其用台詞來塑造角色的方式有些不被大眾所接受,加上其主線節奏的奇異和原創角色的出現,是為人詬病的一點。

我的英雄學院 第一季 2016



《我的英雄學院》作為Jump的新台柱,挾帶著原作的高人氣,動畫的改編在劇情上有些慢熱但但整體節奏穩健。其硬派美式的風格,以及對所謂的英雄的深刻感情刻劃,配上他們一貫擅長的打戲。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可惜市場已經進入了觀眾不買BD的時代,只能對他說聲生不逢時。

結論
在這個動畫商業化的時代里,市場的需求及喜好越來越得到重視,觀眾越來越挑剔以及越來越懂得去表達出自己的喜好。如何平衡動畫創作者和公司經營方針就是一個難題。

有骨氣的動畫指的是什麼。我認為是為想要做的作品而作,不去刻意地討好市場和潮流。

許多人說骨頭社保守守舊,還保持著自己上個世紀90年代的風格,這樣是賺不了錢。製作動畫不能離開經費,但是真正去製作一部好的動畫,經費多寡可能不是他成功與否的原因。

業界清流或業界良心是骨頭社的別名,並不是因為他們收費比較低諸如此類的原因,而是透過他們的作品總是能感受的到他們對動畫的熱情,從有限的經費中作出最好的東西,還有自己的堅持,比如最近市場流行的其他作品改編,而骨頭仍維持願意去推原創動畫的風格便相當難能可貴。明知有可能完全沒人看,卻依然故我,挑戰自我。

骨頭社的社長曾經說過:「我覺得對創作者來說,公司這個存在是「可以做東西的場所」。所以將想要畫動作的創作者們集合起來的話,就可以時不時製作出像《無皇刃譚》這樣平時不太做得出來的動作片。」我想,真正熱愛整個動畫的人,都會被骨頭社的熱情所深深吸引吧!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政治與人權爭議對迪士尼的影響


文 / 何芸瑄



前言

2020年年初,迪士尼即將上映真人版公主電影花木蘭,造成民眾大量議論,除了本身少了動畫花木蘭的經典角色--木須龍、李翔,增加了許多原創角色以外,並且不會以歌舞片形式,而是以正劇方式呈現電影;但最大的爭議來自飾演花木蘭的劉亦菲在微博轉發中國人民日報的一篇圖文,並寫道:「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這是香港的恥辱(I support Hong Kong police. You can beat me now. What a shame for Hong Kong)。」支持香港警察的內容引發熱議,被眾多網友認為此舉是織成香港警察暴力行徑,因此在推特發起「#BoycottMulan#抵制花木蘭)」的活動。但在中國方面,網友們極力支持劉亦菲的舉動,也認為會因為她而去觀賞花木蘭》。


同樣的事件在各地或者不同群體都有不同的想法,重要的是迪士尼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這些事件中它的利益是增或減?這些爭議事件對於迪士尼的聲譽又有什麼影響?本文會以過去迪士尼所發生的爭議事件進行解析。




歷史與真實

在迪士尼電影中有許多是根據歷史事件或格林童話改編的,其中風中情緣則是根據十七世紀維吉尼亞印地安人酋長包華頓的小女兒寶嘉康蒂進行改編。歷史學家從英國軍人莊邁斯的敘述推測她大約生於1595年,在當時搭救莊邁斯時只是個12歲小女孩,與電影中年約18歲、身材姣好、長髮飄逸的少女不符。電影裡寶嘉康蒂和莊邁斯苦命鴛鴦式的戀情根本沒有發生,但在迪士尼的版本中,寶嘉康蒂被整個重新改寫,除了名字沒有更換,幾乎看不出歷史的影子。最大的爭議點在於故事中有過度美化英國殖民的歷史,在真正的歷史中,英國人與印第安人衝突不斷,也因此許多人對於其美化歷史而感到不滿,雖然寶嘉康蒂因其以印地安人形象被認為是迪士尼公主的一大進步,但過度美化殖民歷史仍是此部電影的爭議。


除了風中情緣之外,更早以前的種族爭議是南方之歌》。
南方之歌1946年上映,原作為喬爾錢德勒哈里斯於1879年所寫的《雷摩大叔》,被認為是當時迪士尼的一大傑作,那時期迪士尼的真人結合動畫影片幾乎都是以短片形式播出,而南方之歌》是迪士尼第一次上映真人結合動畫的劇情長片。形式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但爭議在當時也是前所未有的大。當時動畫部分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迪士尼樂園『飛濺山』的人物。由於作品內容有些關於當時美國農村黑人奴僕生活的描述,形容農村黑人奴僕的生活似乎慵懶自由,與當時的時代背景嚴重不符,因此推出後在美國社會那種黑白種族情結敏感的情境下,後來迪士尼就沒有在美國發行相關影音產品,這也是迪士尼對於大眾議論的妥協。






歧視爭議

種族偏見常在電影上起爭議,而迪士尼也曾經觸碰底線。
《小姐與流氓》是迪士尼於1955年製作並發行的動畫電影,是描述狗之間的流浪、冒險與愛情的故事,也是第一部迪士尼以狗為主角的電影。其中有幾個明顯帶有種族歧視的地方,在電影中有兩隻貓塑造成奸詐狡猾的惡棍形象,他們的配音是明顯帶有亞洲口音,動作描繪上是奸詐的斜眼、兩隻貓動作一模一樣,且沒有獨立的個性,暗示他們並沒有獨立的個性,且陰險狡詐,這是隱藏在動畫電影底下,對於亞洲人的偏見。


此外,因今年度上映的真人版《阿拉丁》上映,因此原著經典動畫也被拿來重新檢視,就會發現雖然《阿拉丁》是虛構的「阿格拉巴」城市的人(原著故事中則是虛構國度「中國」),故事裡所謂的「阿格拉巴」是一個伊斯蘭國度,大部分的人都是穆斯林,與現實中的中國並沒有沒關係,但通過故事中的文化背景來看,《阿拉丁》實際上是中東的故事。迪士尼於1992年上映的電影,屬於迪士尼復興時期的電影之一,此電影在當時獲得大部分的正面評價,但仍然有部分阿拉伯種族主義對於此動畫感到不滿,動畫中最令人詬病的地方,是大部分的配音仍是由白人擔當,並且在開場曲《阿拉伯之夜》歌詞中,在上映開始是唱道「如果他們看你不順眼,就會砍掉你的耳朵」影射阿拉伯人是粗魯野蠻的民族,更引來抗議,再重新評估後,讓迪士尼罕見地於電影上映後修改歌詞。



矯枉過正的風波

在上述的介紹不難發現,有爭議的大部分都是迪士尼早期的作品,在近年來,迪士尼一直努力想要打破民眾對於迪士尼作品歧視的看法,也有發展許多值得稱讚的作品,但難免會有矯枉過正的爭議。其中真人版《小美人魚》宣布開拍,且迪士尼也公布了選角名單,其中女主角愛麗兒將由黑人女星荷莉貝利(Halle Bailey)飾演後,各界就有非常多不同的聲音。因為原本的動畫電影,愛麗兒是一頭長髮的白人少女形象,與選角不符,也因此被許多人質疑,迪士尼對於族群融合、多元文化的心態是否會毀滅童年經典。
這樣的風波引起極度的關注,我很喜歡的是初代愛麗兒配音員對於此事的回應:「我認為這個角色的精神才是真正重要的,你會怎樣將這角色的靈魂和精神帶到檯面上,而外型⋯⋯我們都得承認,我真的已經很老了,所以當我演唱〈Part of Your World〉這首歌時,如果你針對我的外表去批評,一定會影響到你感受這首歌的感覺。但如果你闔上眼睛,你還是能聽到愛麗兒的精神。」荷莉貝利的歌聲是公認的優秀,這正好與愛麗兒相符,這也是愛麗兒的精神所在,身為觀影者,比起膚色,更需要關注的是她對於愛麗兒這個角色的詮釋,包含神態、故事、性格……等等的,都能完整地將觀影者帶入故事中,並且會認為,她就是愛麗兒。



結論

在近年在迪士尼積極的用作品表達自我意識中,建立大眾對於他的新看法。在2016年中,迪士尼上映的公主系列電影《冰雪奇緣》便打破大眾對於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的看法,它是第一部公主不靠王子拯救而得到幸福的故事,且在電影中,主角Elsa也並沒有與任何王子談戀愛,讓大眾看到了迪士尼打破慣例以及成見的決心,更是在2016年的《動物方城市》中,以大量的隱和暗示中描述現代社會的亂象,運用各種動物角色來暗各個種族,並且以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來敘述人類的刻板印象,認為肉食動物危險且殘暴、草食動物無害善良,從劇情的推移可以發現事實並非全部如此。在主角身世與職業上,迪士尼也精細的雕刻過:身為兔子的主角夢想是當警察,但其他人總會嘲笑或驚恐地勸說,沒有兔子當警察,兔子都是農夫,但衝勁十足的主角一點也不認為自己不能成功且不會輕言放棄,畢竟她為了這個夢想付出了許多努力。但是到了她所分派的警察局,她才發現歧視無所不在!上司會因為她的兔子身分而不願意給她重大的緝毒任務,而只願意發派她最簡單的「開交通罰單」的工作,這是以暗的方式來表達觀念的歧視。另外,其實也從兩位主角(兔子—茱蒂、狐狸—尼克)對於生活的看法有隱晦的刻劃,身為肉食動物的尼克其實只想和平的和大家共處與生活,但因為周圍的人對於他身分而不友善及霸凌,導致他對於生活失望,開始凡事得過且過;而茱蒂剛好呈現對比,身為草食動物的她充滿衝勁,她認為自己的夢想才剛正要實現。他們是獵食者和獵物的關係,因為他們的身分必須做特定的行為,當眾人都認為他們應該做怎樣的行為,造成「比馬龍效應」,便會產生刻板印象的輪迴。


整體而言,《動物方城市》是迪士尼近年來打破歧視標籤的佳作,他們透過作品來表達對於社會現象的批判,從早期的作品製造種族對立,到近代對於社會現象的批判,都是迪士尼對於大眾對於他們作品爭議的回應,他們會選擇積極修正作品概念與要表達的理念,當然,偶爾也是會有大眾無法認同的理念,像是《海底總動員2》疑似出現女同性戀而引發部分論戰,部份人認為這是人權的展現,透過動畫來融合多元文化思想,也有部分人認為沒有必要在兒童觀賞的動畫電影中映射這樣的內容。但我認為不論如何,迪士尼都展現了與早期不同的觀念以及對於大眾議論的處理方式,其實也是一種他們用作品回應大眾的方式。

弱肉強食的生存哲理《東京喰種-Tokyo Ghoul-》

文/曹博鈞



黑暗且迫人反思的動畫作品



石田翠所繪的漫畫版本為原作,「喰」一字在日語中即吃的意思,與一般的進食不同,作者

是使用「喰」的字義更貼近「宛如動物、本能般地進食」。人類將保障生命安全的責任交予

國家,成立了喰種對策局(CCG),培育喰種搜查官,執行驅逐和獵殺喰種的任務。這部作

品並非庸俗地將人類和喰種作正邪二元之分,而是更深入的探討人性的現實面。猶如被妖魔

化的他者、在「正義」之名下殺戮的國家機器,爭奪生存空間之矛盾、「文明」與「野

蠻」、試圖理解卻因身份和位置而立、也深刻反映出我們在殘酷的社會中的生存法則,使閱

聽者在觀看期間不得不直視自我內心深處的黑暗面。




故事大綱





            
故事敘述一名普通的大學生金木研,在某次機緣下認識了名為神代.利世的美麗女性,然而

利世是「喰種」,與金木的約會之後攻擊他並且想進行捕食,卻被意外落下的鋼筋砸死,之

後因為金木身受重傷需要器官移植,執刀醫生嘉納明博便將利世的器官移植到金木身上,於

是金木悲劇的人生就這樣開始了,變成了半個喰種的他開始無法吃下正常的食物,喰種的身

體構造與人類不同,除了人肉與咖啡以外,其他食物都難以下嚥(但可以演戲硬吞),由於一具

人類屍體可以撐過一至兩個月,所以需要的食物量並不大,但是剛變成喰種的金木非常抗拒

吃人肉,所以選擇只喝大量的咖啡充飢,卻在一次買咖啡的途中不幸地遇上其他喰種的捕食

秀,就被捲入了戰鬥之中,並意外地發動了「赫子」,之後在「安定區」與「CCG」兩方的

紛爭拉扯之中,主角金木不斷的在「人類」與「喰種」間拉扯,直到他逐漸的明白自己應該

接納真正的身份才能使自己接近崩潰的的內心給予解放。







錯的不是我 錯的是這個世界



主角在重大事故後轉變為需要傷害同族類才能活下去的物種,在無法接受的第一時間將所有

的責任怪罪給全世界。人類,幾乎什麼都吃,只是不吃同類(極端情況下也吃),他叫人

類;另一種生物,除了人類,什麼都不吃,如果不吃人它會餓死,他叫“喰種”,之所以吃人

是出自生存本能,想活下去就必須要進食。而CCG討伐喰種是因為他們威脅到了人類的生

活。這麼看來雙方都是出於本能做出行動,自然而然,且目的也都一樣就是為了生存,喰種

搜查官雖然不吃人,但他們肆意虐待和殺害喰種,在殺紅了眼的當下,到底誰才是人?誰才

是怪物?所謂的「人性」是用什麼標準來判定?在目前的社會中,人類以自我為中心創造了

一切,但卻也同時迫害了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例如為了居住侵害了自然保護區,又例如為

了口慾濫捕濫殺野生動物,作者利用這對立的關係提醒著我們,在社會底層資源匱乏的生命

個體是活得如此艱難,人類,卻選擇無視對弱勢族群的一切壓迫,活在虛偽的和平中,每天

在各地不斷上演。







與其去傷害別人不如成為被傷害的人



有句話說「我們都堅信自己是正義的,為了自己的正義做出努力與行動,但我們的正義,對

別人而言就是一種邪惡」,萬物都有自己的立場,世界沒有正邪之分,然而,心中有愛,有

一顆善良的心,就算吃虧也不要緊。心地善良的人,光是這樣就很幸福了,是主角媽媽諄諄

教誨,因此男主角在劇主角中將溫和性格展露無遺,經歷過第一階段強烈排斥自我之後,他

選擇了「自我背負」,也就是將所有過錯往自己身上扛,身為人類的他不忍心殺害人類,卻

又同時為了存活的意志,只喝咖啡勉強存活著。



其實你內心是拒絕的,但是你還是答應了。我們不管在職場或者社會上也常常遇到此困境,

但大多時候我們的選擇只讓自己吞了一大口苦水下肚子,抑或是生了一股悶氣後隨著時間拉

長後慢慢消化,不過這裡主角面對的問題已提升至「生存」問題,生存意志乃為萬物生長之

最原始的本能,幾乎不能抗衡這股原始慾望而繼續在這世界生存下去,因此他活的抑鬱,痛

苦近乎精神分裂,但探究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實不外乎是為了「自己」,在這個無法分辨是非

對錯的世道下,作者找了一個解套方式:別把傷痛老往自己身上扛,朋友的存在,不就是為

了幫你承擔這種痛苦嗎?同類好友的這句話,提醒著主角,還許多跟你處境一樣的同伴,似

乎成為現實社會中強大掙扎內心的唯一解藥。






 

如果無法捨去兩方中的任何一方,那不是溫柔,而是懦弱罷了



在他體內的神代利世扮演了引導者的角色,與金木一同回溯過去,揭露了所有自欺的情感,

擁抱生命中的黑暗,承認生存的慾望,猶如我們內心中的邪惡思維般時刻在提醒著我們世界

的現實。主角是一個溫柔的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了愛別人而不是愛自己,他同情別

人,給與別人深情的關懷和幫助,他用十倍、百倍的溫柔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寬

恕那些傷害自己的人。他以為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



然而殘酷的現實讓他知道,他的溫柔是軟弱。他的弱小是罪惡。為了保護喜歡的人,而遠離

他們,或者讓喜歡自己的人失望,除了死亡無法解脫——他的性格在弱肉強食的現實面前為

人所唾。他甚至沒有改變自己環境的願望,他只是被數雙無形的手推著走,看似兩邊都選擇

了,實際上兩邊都捨棄了。有時必須捨棄一邊,才能守護重要的東西,這種表現並不是溫

柔,而是軟弱,他沒有捨棄的堅強,沒有捨棄的覺悟。不過人是需要自私的,不能一直用溫

柔當藉口來逃避,不能一直偏袒他人,不然那些被你原諒的人只會越來越貪得無厭,當不做

出選擇即是放棄,此時主角心境終於開始有了轉變。







我們只能一邊失去,一邊生存



在「青桐樹事件」中男主角被敵對的同類無情虐待,此時世界的面目早已扭曲,曾經的自己

早已在痛苦和瘋狂中消亡。血色的彼岸花在盛開著,過去的自己漸漸變得透明,在這個扭曲

的世界尋找著崩壞的自我,無法救贖的自我在孤獨的陷阱中獨自徘徊,生與死的界限已模糊

不清。神代利世斷斷續續以逃避於秩序之外的姿態現身,她踏過的每一吋花田都會變成鮮紅

的彼岸花。



這個潛意識空間中,當象徵母親教誨「吃虧也不要緊,善良的人這樣便很幸福」的白色康乃

馨一朵一朵轉換成鮮血淋漓的紅色彼岸花時,想徵懦弱無能所詛咒的過去慢慢被取代,轉化

成面對殘酷現實的堅強。當主角吃掉神代利世,彼岸花佈滿整個空間,再以堅定的目光喊出

「我是喰種」的一剎那,此時的男主角已完成身體認同、身份認同、種族認同的覺醒,看似

完整了但卻為了保護這段時間受到傷害的人們依舊承受著孤獨抑鬱的陰霾,總是把所有事情

往自己身上攬就像是彼岸花一樣,只為自己而開,只為自己而死。




結語


看似黑暗的故事背後深刻地反映了現實世界上許多人的遭遇,作者不斷用殘酷的手法使主角

在各種崩潰中成長,就像是在社會各層級的每個人時刻在吃與被吃之間謀求生存,「喰種」

非一個低下階層或非我族類的代表,你可以說是一個萬物生靈應平等生存於世界的象徵,劇

中咖啡店說:「掠奪與罪惡無異。我等,自降生的瞬間以來就在不停地掠奪,食物、有往來

的人,就連血親也不例外。活着就意味着無休止的殺害,屠戮和掠奪。生命即為罪惡之本

身。我知道我是惡。爾等依然。」世界充斥著搶奪和殺戮,以理所當然為理由,試圖讓自己

正當化,沒有任何足以殺人的理由,剝奪生命的行為,皆是無所差別的惡。無論是喰種抑或

人類的一方,每個人都有戰鬥的理由,但存活是建立在堅強的前提下,在這弱者汰除進步飛

速的社會中想要拯救別人之前,你先要拯救自己,就像是對於主角發自內心對世界的控訴,

觀後個人觀點認為,若這個世界是錯誤的話,那麼造成這個錯誤的便是存在於這個世界的萬

物。世上並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也許世界就是以個體自我為中心作為生存的規則才得以運作

的,每個物種都得被迫接受這個事實,差別只在於有無法分清事實,不公平是弱者的藉口。

要麼當個強者改變一切,要麼一直做被傷害的人苟延殘喘地繼續活著。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