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美蒨
一、前言
於2009年上映,真人真事改編的半自傳電影。本片獲「法國安錫動畫影展最佳影片」、「渥太華動畫影展最佳影片」、「亞太電影獎最佳動畫」、「澳洲電影協會最佳導演」等獎項肯定,為奧斯卡金像獎得主Adam Elliot第四部黏土動畫作品。
二、人物介紹
(一)Mary:來自澳洲的8歲小女孩,外貌不起眼,被同儕排擠、遭家人冷落,感到自卑又寂寞,希望能擁有知心朋友。
(二)Max:獨自生活在紐約、44歲的肥胖症與亞斯伯格症患者,有嚴重社交障礙,童年時期因猶太人身分飽受欺凌。與Mary的最大共同點是「愛吃巧克力」、「沒朋友」以及「超想要朋友」。
三、劇情大綱
故事發生在1976年,一個沒有網路,僅能倚賴書信往返的年代。毫無家庭溫暖的女孩Mary渴望著擁有真正的朋友,因緣際會下,她與相距2萬公里遠的中年男子Max成了筆友。他們同樣孤獨,同樣飽受挫折,透過書信文字,互相扶持走過起起伏伏;歷經誤會與疏離,他們明瞭:素未謀面的摯友,把持著足以左右彼此人生的關鍵——那就是超脫性別、年齡、種族與距離,最為純淨的信任。
四、重要轉折
●第一幕
片長92分鐘,開場敘述Mary與Max的生活點滴。Mary某日突發奇想,在電話簿上隨機找到Max的名字並寄信,詢問許多她想知道、但沒人會跟她說的事;在第15分鐘(16%),Max收到Mary的來信,雙方的人生就此改變。他們的生命不再孤單,枯燥的日常瑣事,都將轉為文字,化為滋養友誼的土壤。
●第二幕
在第40分鐘(43%),由於Mary在來信裡的提問過於尖銳,Max受到強烈刺激引發焦慮症,因而住院治療,臥床八個月;期間,Mary遲遲等不到回信,忍不住胡思亂想,她將Max從前的信件全數燒毀,晦暗地獨自過日。
緊接著,Max彩票中獎,讓他得償人生兩大心願:「有吃不完的巧克力」與「收齊阿諾玩偶」,但他快樂不起來,因為第三個心願——「擁有朋友」落了空,他少了Mary共享喜悅。
整理好情緒,Max寄出久違的回信,娓娓道來事情始末,也坦承患有亞症。Max學會小心翼翼閱讀Mary的文字,當他開始覺得緊張,便停下來吃顆鎮定藥——還有,他把Mary的信件一一裱框。短暫一別,讓他明白Mary在心目中的重要性無可取代。
收到回信的Mary,彷彿人生又有了色彩,展翅向上。她拿辛苦攢來的積蓄除去讓其深惡痛絕的額上胎記;她進入大學,悉心研究精神疾病的治療並發表論文,獲廣大迴響;她大膽出擊,主動攀談暗戀已久的男孩,結了婚。
她自信爆棚,那是她人生中最得意的時期,直到她寄出那封信給Max。
●第三幕
在第68分鐘(73%)時,Mary的一封信摧毀了所有——她興高采烈向Max表示,她決心治好Max的精神疾病,她的論文即是拿Max當研究個案,就快要出版了,她將會把一半的版稅送給Max。
Max深感受辱、痛苦、迷惑及震怒。開什麼玩笑,他唯一認定的摯友,覺得他有病?任何人都可以說他有病,包括他自己——只有Mary不行。Max毫不隱瞞他的熊熊怒火,回信甚至附上一顆從打字機上拔下來的字母「M」以示絕交。
那封信,讓Mary徹底心碎。她銷毀千萬冊待出版的論文書籍,寫了大大的「I’m sorry」寄給Max後便頹喪在家,整日以酒澆愁,幾成廢人,連伴侶離去都沒能察覺。
Max並無即刻回應,他不懂「I’m sorry」的意義;直到某日,他從流浪漢的神情領悟到「I’m sorry」隱含的無盡懊喪。他終於懂了,也終於寄出那封充滿諒解與寬恕的訊息,在Mary打算上吊自殺時。
●第四幕
第82分鐘(89%)時,Max告訴Mary,人都有缺點,人們無法選擇缺點,但可以選擇朋友;他很慶幸選擇了她,她是他最好的朋友,與唯一的朋友。Mary得到救贖,緩緩重拾荒腔走板的人生。
經過數月,Mary帶著興奮不安的心情遠渡重洋探訪Max。
然而,Max沒有等到那一刻,即使他準備好與摯友見面了。Mary見到的只有他安詳離世的臉龐,以及牆上滿滿的、裱得漂漂亮亮、整整齊齊的──她的來信。
五、製片歷程
黏土動畫拍攝時間57周,工作人員僅50位,由大约132480張獨立的畫面製作而成。影片的設置過程中,一共使用了212個黏土人、632個黏土模具、475個微縮道具與1026張不同的嘴,每個小物件都是由一個超過120人組成的團隊所製作出來的。
「如果是每天坐在電腦前面進行電腦動畫的製作,那我一定會感到非常挫敗。我喜歡搞髒我的雙手,我喜歡聞到顏料的味道,看見塵土,以及各式各樣觸摸得到、有形體的物質。」導演Adam Elliot表示。
有許多場景被導演稱為「一次性的奇蹟」(one-off wonder),意謂「僅使用一次」。加總這些場景在電影裡出現的秒數,只有十至十五秒,例如河流、海洋、叢林,製作都相當耗時。另外,出現在銀幕裡的所有物品都能夠被拿在手上,就連香菸所冒出來的煙,都是使用金屬絲線結合所製。
六、心得與反思
抗拒孤獨與渴求陪伴的情懷貫穿全劇,重擊人性痛點;依稀記得多年前初賞本片,從細細品味到最終淚崩,深沉情緒徘徊難解。而今重溫,原以為有更多觸發,豈知瀰漫心頭的,是滿滿質疑。
(一)你的命,由素未謀面的人掌控?
某人自毀前程甚至尋死,原因是不被筆友認同,聽者有何感想?你的命,由素未謀面的人掌控?即使雙方神交已久,也很可能僅止於「陪伴」而非「相知」,二者意涵有天地之別。況且,就算對方是知己,也不值得你就這樣去送死。
Mary用隨機的方式找到Max,如同使用Line的「搖一搖」功能加入路人當好友開啟對話;只因對方同樣孤寂且願意搭理你,就認定是生死至交,此種心態太脆弱,無異置己於險境。身邊人來來去去,真正了解你的有幾個?陪伴你的人未必了解你,能相處未必能相知。Mary與Max之間可貴的是「無上信任」,可怕的是「沒有自我」。筆友難道一次只能交一個?為了一個筆友死去活來,真有必要?
(二)哪個才是真正的你?
筆友是藉書信往來而發展的友誼關係,與現在網路交友概念相似,可說只是使用平台的差異;不過,網路有即時對話的功能,比起書信文字,真實度還是稍微高了點。書寫前,我們通常會先整理思緒,力求冷靜平和再下筆;然而,那些整理後的、過於美化的文字,能夠代表真正的你嗎?要是Max有那麼好相處,人際關係不會搞得這麼差。流浪漢只是丟個菸蒂就會讓他暴走,Mary有辦法跟他當現實的朋友嗎?
你可以說,現實中遇到的人也一樣,大家通常會戴面具武裝自己,同樣虛假,和筆友有何不同?若非特意訓練,眼神、表情、本能反應、肢體語言難瞞人;文字則能輕易塑造假想人格,一個閃神,搞不好連作者都忘了是在寫自己。
Max看完來信後,往往是先沉澱許久才有辦法提筆,那是真的他嗎?他當下的真實反應,很有可能Mary根本無福消受。像是Mary在信裡提出那尖銳的問題,將Max送進了醫院,若Mary是在現實中詢問Max呢?Max即刻引發焦慮症,能不嚇壞Mary嗎?敏感的Mary見到自己讓Max如此驚慌,她還敢盡情傾訴所思所想嗎?
整理思緒後的你、即刻反應的你,哪個才是真正的你?或許都是「你」的一部分,但後者是在毫無包裝的情境下曝露內心,可能較傾向真實;Max和Mary,大概只能在書信中共處。「朋友」定義百百款,對他們而言,擁有「陪伴」大概就已足夠;即使陪伴他們的不是人,是經過修飾的文字。你是和文字交朋友,還是跟人交朋友?雙方假來假去,友情會是真的嗎?話說回來,每個人要的都不同,但Mary如此作踐自己,才是讓我最不忍的。
(三)陪伴?知己?伴侶失能?是誰在認同誰?
Mary挑選伴侶的唯一條件是外表,從無交心,婚後亦是如此。對一個筆友掏心掏肺,對枕邊人完全無視,結婚目的何在?可以因一封信放棄人生,對於矢志治療精神病的人來說,Mary也許最該醫治的是自己。
一味尋求對方認同,這種心態非常不健康。Max本來精神就異於常人,除了亞症還有憂鬱症,那Mary呢?對方說你是豬你就是豬,說你是神你就是神?還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既然雙方都視彼此為摯友,那麼誠心道歉、盡力溝通便罷,自虐至此,是否忘了交友的初衷?交友不是為了毀掉自己一輩子吧?說到底,Mary和Max到最終都沒有認同自己,他們把命運掌控權交給對方,任其擺佈;如此一來,Mary有這樣大起大落的人生,也就不足為奇。
(四)總結
本片廣受好評,在當年的我心目中亦為佳作。然而同樣一部片,在不同時間點觀賞,帶給我的感觸判若雲泥,這何嘗不是難得的經驗;反面教材,亦為教材。追尋他人認同無可厚非,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類似想法,包括我自己;但它不能居於首要,更不能是唯一。
我也交過筆友,深知文字與「真人」的差距可以是零,也可能是十萬八千里。文字可以編造,本人則活生生就在那兒,你要跟他編造出來的人格做朋友,還是跟本人做朋友?無論真假,無論你要的是什麼,別被牽著鼻子走,那永遠不值得你用命來換──在生死面前,凡事皆可談,本片從某個角度提醒我「保有自己」的重要性。學習的步伐不能歇,心理素質必須與日俱增,不進則退。保持虛心求教的精神,充實並且相信自己——別再想著要去倚賴誰了,在同溫層取暖討拍,宜有限度,因為那很容易讓你停下腳步忘了往前走。強大自己,保有自我,否則Max離世,Mary要怎麼活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