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觀後感

 動畫影片《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介紹

                                                010723109 高竹瑩

 

       日本知名動畫公司-Ufotable,神手推出《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一上映就造成全球轟動。根據「神作鬼滅推手 Ufotable 飛碟社」文中指出,此部動畫上映即成為日本影史上最快衝破百億票房的電影。


        此部動畫改編自漫畫家,吾峠呼世晴之作品,故事背景約莫於日本的大正時代,一名叫竈門炭治郎的平凡農村少年,平時仰賴賣炭來維持全家的生計。直到某天,他一如往常的下山賣炭,回家時天色已暗,遇見好心的三郎爺爺,留他住了一晚,也因此與滅門案擦身而過;隔天炭治郎回到家發現家人全都遭到惡鬼殘殺,只剩妹妹禰豆子身體還有餘溫,然而她似乎變得跟平常不太一樣了...炭治郎為了尋求拯救妹妹的方法,選擇踏上了斬鬼的冒險旅程。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主要內容為主角炭治郎一行人完成「蝴蝶屋」訓練後,將至下一個任務地點「無限列車」,這裡在短時間內,多達四十人以上行蹤不明。帶著禰豆子的炭治郎與善逸、伊之助等一行人,與鬼殺隊最強劍士「柱」的其中一人.炎柱的煉獄杏壽郎會合。這位身為鬼殺隊最強劍士之一的「炎柱」,每次的奮力戰鬥都帶領著觀眾到達不同的境界。擁有精緻的武打動作場面,並搭配上動人配樂,在這前往黑暗的「無限列車」中,主角們一一對付潛伏在列車上的鬼。

 

        然而,最常被大眾探討的結局,「大哥」炎柱的離開,究竟有甚麼特別的意義?

        隨著劇情的高潮迭起,觀眾的內心也跟著沸騰上揚;面對強大且殺人不眨眼的「鬼」,鬼殺隊一行人在「大哥」炎柱的帶領之下,一步步斬殺「下弦之壹」魘夢,更逼出「上弦之參」猗窩座的現身。

        雖說最後「大哥」在對戰時受到了致命之傷,但其離開也只是在傳達「守護」與「傳承」之意。在眾人痛哭失聲的同時,也期勉炭治郎一行人可早日達成消滅抑或是完成「鬼」的心願。


動畫《鬼滅之刃》帶給社會的價值

        《鬼滅》的上映似乎給予社會極大的影響,包括日、台電影院都出現了專為該片而設的指示牌,電影似乎只剩「鬼滅與非鬼滅」的區別,甚至成為流行詞,在日本衍生出「鬼滅育兒」(用片中主角哥哥保護妹妹來教小孩)、「鬼滅貧窮」(買周邊商品買到手軟)、「鬼滅霸凌」(還沒看的人被排擠)等社會現象。


        即便在嚴峻的疫情之下,票房優勢諸如歐美大片稀缺、競爭對手較少、畫功配樂精美等,最重要的因素,使《鬼滅》能跨出原本的動漫迷、小孩客群市場,打動跨世代觀眾究竟是何者?

它的發行商、索尼集團旗下動畫製作與發行公司Aniplex社長岩上敦宏,在《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指出,「作者吾峠呼世晴非常了解人心。人們很容易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到人物身上,具備了風靡世界的普遍性。」


 這個風靡世界的普遍性,背後代表什麼時代意義?如何觸動大家心中的敏感點?

        《鬼滅》故事主軸其實很簡單,描述一個名叫炭治郎的少年,因為家人一夕之間都被惡鬼殺害,只剩下一個妹妹卻變成了鬼;為了讓妹妹恢復為人類,他接受嚴酷訓練成為殺鬼隊的劍士,踏上冒險之旅,然而在此常見的英雄式冒險故事中,最令人動容且記憶深刻的則是故事軸中,縱使歷盡艱辛,主角炭治郎也沒有失去對人性善良的信心,即使惡鬼在各種狠毒劣行的結果中,主角仍帶領觀眾探討行為背後真正的因素。動畫內涵直伸人心,不僅夠真實,全球還深陷鬼滅焦慮之處境;「沒有其他漫畫能夠充滿激情傳達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的訊息,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是嚴酷的。」日本心理學顧問井島由佳(Yuka ljima)在《東洋經濟》寫道。


        《鬼滅》的暴紅,隱含著新舊時代的衝擊與世代價值觀的轉換。

日本評論家真鍋厚在《東洋經濟》撰文解釋它的時代象徵:「日本社會充滿了不確定的未來,令人驚訝的事件接二連三發生,確定性的事情卻越來越少,我們生活在一個絕對無法安心的焦慮時代。」


        不只日本,這種焦慮屬全球現象。原著一開場就是一個安定幸福家庭在一夜之間崩壞,當少年還深陷悲傷而無所適從時,訓練他的師父卻當頭棒喝:「遲遲未做出判斷,鬼才沒被殺死,因為你的決心太淺了。」「太會替他人著想,做不了決定,惡人都可以聞到你的善良味道。」


        現實世界也是充滿劇變,小日子時代已經結束,新世界充滿挑戰,一刻都不得鬆懈。「從金融海嘯以來,極端氣候、特立獨行的領導者,以及疫情後越來越不可預測的事情,這些不安的強烈感受,現實生活中沒機會表達,在這部動漫影片裡找到很多情感投射。」遠傳電信副總經理暨數聯資安總經理郭憲誌分享觀後感。


        在時代交替中,無論個人或國家,如果反應太遲鈍或是軟弱,很快就會被反噬,這次疫情就是一個最好的借鏡。故事的人性探討,以及角色反映當代被衝擊者觸發想要被愛、被家人認同的渴望,除了劇情反映時代氛圍外,從個人面來看,《鬼滅》中的人物,甚至包括鬼,也是時代轉變下的被衝擊者。


        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蔡宇哲分析,故事中的鬼之所以作惡,往往因為生為人時被排斥,無法面對缺乏愛的痛苦,才變成鬼,「這類渴求大家會懂、能感同身受。」

主角炭治郎與隊友們為了殺鬼,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增加適應這新世界的應變能力,但他們也有軟弱之時,會痛哭吶喊:「我很不甘心,就算自己學會了什麼,很快的,面前就會出現一道牢不可破的障礙;高手都在更前方戰鬥,而我卻還到不了那個地方。」這點反映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為了追上數位帶來的新世界,學校教育已經不夠,持續且終身學習成為必要。這種不學會就坐以待斃的高壓心情,是人們的共感。

 

        《鬼滅》另一個觸動人心的地方,是每個人物所對應的細膩情感:主角炭治郎的兄妹情、炎柱與父母的情感、兄弟間尋求諒解,以及男女間孺慕之情。正是這些深刻的感情,驅動著他們往前進。日本媒體指出,《鬼滅》描述的各個情感,其實都是以「家庭」為核心擴散出去。家庭的意義,為何也能夠打動年輕世代?


表面看來,自小生活在網路世界的年輕世代,對於家庭關係是帶著距離感的,因為無論購物或是徵求意見,他們已習慣在社群上向陌生人發聲,不習慣開口對家人求助。但胡耀傑指出,正因為疏離孤立,所以更渴望,尤其疫情衝擊,原本穩定的家庭關係,也有可能因為家人不知何時會突然離去,而產生不安之感。


        這群習慣用手指溝通的年輕世代,那些說不出口的心情,在《鬼滅》裡,都可以從不同人物身上找到投射。就像其中劍術高強的炎柱,從小被母親教導:「生來就比別人擁有更多才能的人,必須將力量用在這世間跟其他人身上,不能拿來傷害別人或中飽私囊。」

為了家訓,他幫助弱小,承擔更多殺鬼任務,生命最終時,他最想得到母親的認同:「我是否確實做到了該做的事情?」



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觀後心得:

        在人世間所被歸納的善與惡,就像是鬼滅動畫中的人與鬼,人之所以為惡,甚至直逼無惡不作之境,其中究竟是甚麼因素導致,甚麼動機造成,卻鮮少人探究。被歸類為惡之作為,僅是顯性之象,反之有多少官能無法得知、得證的惡性觀念與思想,只是被某些因素所控制、所壓抑而已。為惡者走過了多麼險峻的生命歷程,導致最後壓不住的衝破了道德防線,製造了紛爭甚至是悲劇,或許是許多「正常人」無法體會、無法將心比心的。

 

       在鬼滅之中,除了英雄角色之外,十二鬼月的存在更是扣我心弦;長期與重度憂鬱症相伴的自己,心中常常出現自我毀滅的意念,其中有個念頭就如同下弦壹所欲呈現的華麗悲劇,渴望自己的生命如同曇花一般的璀璨然後消逝。即便自毀的行徑在社會上被歸類成病態且錯誤的,但我仍常常思考一件事:精神狀態合併身體受到疾病的折磨,難道就是正向且正確的嗎?在闖蕩每個挫折後,只有正面迎擊才是符合道德的嗎?與挫折們相抵,結束一切苦痛,不也是一種藝術的化身?生命最後的結局一定得如同炎柱,守住了正義而悲壯的死去,讓後人延綿的思念與尊敬,才是最精彩的故事嗎?

 

        每當主角斬斷了鬼的頸部,隨後探討的是鬼生前所掛念、執著的一切,惡被善方所理解、所敬重,是我在生活中最渴望的體現。在生活中有諸多的不順遂,就連進診就醫都舉步維艱,被判定為重大傷病者不是最為震撼的,反倒是在提及自己的困難點卻不被理睬的衝突感,那種難以忘懷的悲憤,多希望自己的生命是一場動畫電影,可以幻化為各種模式以洩憤、可以透過各種不合社會觀感的行徑去反擊;故每當自己處於一個深不見底的低潮時,都會再提起身子看一小段落的鬼滅之刃,假裝自己的苦痛被理解了,縱使理解的對象是一個動漫人物。

 

        在教育第一線工作的衝擊是,教育不斷的再製階級、不斷的灌輸奴性的處世態度,這樣壓抑卻同時揠苗的手段,讓受教者不知到底該成長還是停留在無知的安逸裡,不能說出社會框架之外的事,只能做出符合儒家思想的行為,不能干擾教育進度軸線的進行,只能在教育體制的範疇內伸張有限的自由,這就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嗎? 在現今社會裡只被允許悶在心中的疑問,感謝鬼滅動畫的誕生,才能在體制之外,讓學子擁有反思的維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