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3日 星期五

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

 

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之魔童降世



010723120 羅文伶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中國大陸3D動畫喜劇奇幻電影,由餃子執導並與易巧、魏芸芸共同編劇。它是導演餃子的長篇動畫處女作。本片以明朝小說《封神演義》和《哪吒鬧海》為基礎,圍繞著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東海龍王之子敖丙兩個角色展開故事,並在此之上進行原創,講述了哪吒一出生便陰差陽錯被魔丸附體,在外界眾人的誤解與偏見中,他最初的性格頑劣反叛,注定成為“混世魔童”,但是在父母、師父的耐心幫助下一路成長,對抗命運和偏見,他並沒因此屈服,而是勇於抗爭找回自我的故事。該片在中國上映後,受到許多觀眾和商業的一致好評得到好的口碑,創下了多個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

    哪吒之魔童降世劇情以明朝小說《封神演義》神話龍王水淹陳塘關和《哪吒鬧海》故事為基礎改編顛覆了傳統神話的形象套用現代語言與邏輯方式去改編,將原著核心的神怪精神與是非倫理巧妙的融合。故事主要是在講出身、成見以及教育對人的影響,講述了哪吒從小被當作妖怪在孤獨與誤解中和缺失親情中成長的傳奇故事。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有一顆做英雄的心。面對眾人對魔丸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註定會成為讓眾人畏懼的大魔王?



    哪吒本性純樸,但因為其身分為魔丸,出生便背負必死的命,平日因為父母忙著為民除害無空陪伴他,再加上周圍人們的偏見,性格變得玩世不恭,但哪吒內心仍然渴望得到大家的尊重與認可。相較於哪吒大大咧咧的形象,敖丙則是感情細膩、出生便背負復興龍族的使命,從小就非常聽父親的話,沒有自己的立場。在這部電影當中,重構了哪吒和父母的關係,讓哪吒在最恨父親的時候,了解到父親默默在背後所為他做的一切。革命時代的反抗精神在今日看來依舊沒有消退;而時代發展至今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專注於孩子成長的心理狀態,為人父母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哪吒》承載了「嚴父」下父親對孩子的愛,也透露現今社會人們對於眼中的「嚴父」也在慢慢變成「慈父」。

    影片中的角色都是立體鮮活的且多面體的,將情和理鋪墊得更有章法。比如,哪吒是生性頑劣的魔王,但也是想要和父親踢毽子的普通小孩,劇裡的哪吒角色人物形象生動飽滿,它用厚厚的劉海遮擋額頭的魔丸標記、自帶朋克叛逆風格的煙熏妝、塌鼻梁帶點小雀斑再加上一口鯊魚牙,還經常手插褲兜裝酷,這些五官特征和肢體動作更帶有反叛的野性性格。同時,更深入的挖掘了哪吒身上的情感因素,讓他成為受村民誤解和排斥的孤獨小孩和受父母親的行為影響,哪吒內心是渴望成為救世濟民的大英雄,但在魔丸身世的陰影下,他從小被人誤會排擠,被當成妖怪,沒有親人和朋友的陪伴,於是偽裝成反叛乖戾的混世魔童,用戲弄大家的方式來掩蓋內心的孤獨,盡管嘴上說不願意為那些誤解自己的百姓學法術,但又學會克制沖動從妖怪手裡救下小女孩,這樣的特性讓人物更具合理性與感染性最終哪吒鬥志雄起、善念回歸,其耀眼的人物弧光,不是源於無所不能的法力,而是人性深處的覺醒與親情的呼喚。呈現出哪吒「堅守自我、打破成見」的倔強成長經歷:「生而爲魔」卻不斷與命運抗爭,顛覆「非黑即白」的正反派概念。影片通過劇情線,親情線,友情線三條線交錯發展,不僅豐富了故事情節的內涵,更加突出了多重主題,對友誼的讚美,對父母愛如山的讚嘆以及孩子生長環境的重要性等等多重主題豐富了整部電影的探討空間。



《山水社稷圖》是中華文化瑰寶,在影片中江山圖的運用就讓整部劇增添驚喜頑劣的哪吒因為好奇進入了山水畫卷中的奇妙世界,在那裡一切山川瀑布、花鳥魚蟲都能用畫筆劃出,只要充滿想像便不會覺得無聊。又因為一切都是虛擬的,哪吒可以在此空間潛心學習法術,偶爾捉弄一下師傅,但大多數時間可以放心練習而不會造成其他傷害,安心度過兩年的時光。在最後的四人大戰中,江山圖還作為追逐打戲的所在場景。另一個中國元素就是毽子。踢毽子是中國傳統體育活動,在影片中,毽子擔當重任,成為串起了哪吒與母親、父親以及龍王太子敖丙的感情線的重要道具。當觀眾看到哪吒踢毽子時快樂的模樣,又或是看到他因為被人誤會而找不到踢毽子的朋友時,內心難免有所觸動。影片使用了一張江山圖、一隻毽子來展現細微處的情感表達和文化元素讓整部影片更有質感。影片做到了用起承轉合的故事來講道理,而不是僅僅通過臺詞和旁白來呈現。



《哪吒之魔童降世》片中涉及5000多個初版設計鏡頭和1400多個特效鏡頭,其中哪吒打斗的精彩動作鏡頭佔了80%左右,最終呈現出特效精美、場面震撼的3D動畫效果。以哪吒、太乙真人、申公豹、熬丙四人最后的打斗中誤入山水社稷圖為例,四人爭奪毛筆的長鏡頭打斗長達40秒左右,幾乎是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鏡頭隨著毛筆和人物的打斗軌跡將電影裡多維的時空銜接得流暢自然,鏡頭的推拉搖移、場景縱深以及人物動作配合的非常完美,讓人在畫面張力中身如其境般的幻覺體驗。

近年來,不少動畫都在傳統文化基礎上改編故事情節,但是也出現了無厘頭、不尊重原著的胡亂惡搞作品。如何編好故事依舊是動畫電影面臨的大問題之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經過兩年的打磨沉澱,在借鑒《封神演義》和《哪吒鬧海》等經典動畫電影作品的同時,導演顛覆了傳統劇情,哪吒不再通過削骨還父削肉還母對抗傳統封建宗法的故事情節,也不再是大鬧東海反抗黑惡權勢,而是拋棄了靈珠子轉世的光環,一出生便陰差陽錯地被魔丸附體,在與外界眾人的偏見抗爭中,從命中注定的混世魔童蛻變成救世英雄,延續了反抗精神的同時,又賦予其打破成見扭轉命運的新內涵。該片分別以靈珠和魔丸轉世兩條線索交叉展開敘述,原著中靈珠子轉世的哪吒在影片剛開始陰差陽錯被魔丸附體,成為三年后注定被天雷下凡摧毀的魔童,而申公豹為爭奪十二金仙位置盜走靈珠,與被鎖在海底鎮妖的龍族進行交易,欲將龍太子敖丙培育成取代哪吒的救世英雄,幫助龍族重見天日。在傳統成長類英雄敘事模式之下,哪吒和敖丙背負亦正亦邪的身份設定,讓觀眾看到不同的故事走向的同時,做到了劇本改編邏輯自恰,敘事節奏張弛有度。《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主題不再是單純面對低齡觀眾的教化說法,“打破成見,扭轉命運”即延續哪吒的傳統精神內核,也寄托著追求自我的當代文化基因,導演通過哪吒向大家傳遞了一種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改變自己的遭遇和處境的觀念,從而完成了哪吒反抗精神從政治隱喻到現實觀照的轉變。“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一種現代人追求真正自我的信念,正因切合了當代文化基因中“不信命不認命”的集體潛意識,哪吒的反抗精神在另一個層面上引起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文化認同感。

隨著制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動畫電影的質量和數量都在不斷突破,動畫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從《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經驗來看,一方面,需要不斷壯大優秀的動畫制作人才團隊,突破原有的技術瓶頸,提高影片的制作水平,另一方面,在動畫電影的民族化道路上,唯有結合時代背景對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創新與合理改編,才能提高動畫電影的思想性,發掘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從而在心理和情感上引起觀眾的共鳴,為動畫電影注入新的藝術活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