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評析宗教文化在動畫電影中的表現〜以《鑑真大和尚》為例

文/照大同

一、摘要:

隨著科技發達,宗教相關的元素除了在原始人的洞穴壁畫、龜甲與獸骨的占卜文字、啟示經典書寫等鐫刻烙痕的表達形式以外,現今多了電影乃至動畫的文本形式。作為宗教文化對外傳播宣傳的有力分支,宗教類型動畫產業也不容小覷地相容本國傳統與核心價值觀於無形,將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一併植入受眾的意識,從而產生宗教文化上之認同。

然而,在動畫之中的「宗教」(元素)終究要引起討論:宗教在動畫裡如何被再/呈現與詮釋?這樣的呈現與詮釋還有其宗教性嗎?

同時英雄歷程的敘事邏輯,則是所有故事的基本結構。放眼古今,所有經典作品、神話、宗教、民間故事,都有類似的元素與模式,能意識到這點,就能掌握到打動人心的關鍵。以《鑑真大和尚》影片中,製作團隊即以鑑真大和尚為軸心,透過其經歷遭受背叛、被弟子阻攔、日本僧圓寂乃至眼盲,東渡傳法的願心都不退轉之堅忍不拔的敘事模式,潛移默化的宗教文化傳播來吸引華人世界裡佛教受眾的認可和接受。本文即以《鑑真大和尚》為例,試以英雄歷程的敘事邏輯,對其宗教文化的傳播和表現輸出進行評析。

關鍵詞:鑑真大和尚;宗教文化;英雄歷程

二、前言:

201057日,由臺灣大愛電視臺3D製作團隊花費將近五年時間,考證繪製完成的3D動畫片《鑑真大和尚》在臺灣全省的電影院正式上映。這部電影描述了鑑真大師歷經艱難將佛法東傳到日本的事件,期待觀眾可以效法鑒真法師毅力不搖、道心堅定的精神。

本片藉由動畫的呈現,希望能讓大眾瞭解一代宗師的生平。與其說這是一部講述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傳教的歷史傳記,不如說是透過鑑真大和尚經歷遭受背叛、被弟子阻攔、日本僧圓寂乃至眼盲,東渡傳法的願心都不退轉之堅忍不拔、為佛法付出的大乘佛教的普世價值。在電影中,文化概念的精妙巧思、角色性格的玲瓏豐富和隱喻符號的別樣縱橫都足以體會製作此片之企圖。

三、製作《鑑真大和尚》的目的

唐代有兩位很偉大的法師,一個是玄奘法師,他是印度去取經,把印度的佛法引進到中國來,而鑑真大和尚他是把中華的佛法東渡到日本,所以這兩位偉大的出家人,一個是西取一個是東傳。玄奘他是把中華文化傳到西方傳到印度,再把印度的文化傳回中國,融合起來之後變成中華固有的文化。然後鑑真和尚再把它傳到日本。該片花了五年的時間在歷史的考證,包括衣服、建築物、船的相關造型等。因為慈濟文化志業認為,鑑真和尚不管是宗教面影響力也好,包括文化面、藝術面、醫藥面及哲學面,讓中、日文化結合在一起,具有重大意義。

四、關於鑒真大和尚

鑒真是在中國唐代從揚州去日本的高僧。鑒真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盛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特別是日本,不斷派遣使節、留學生到當時的長安學習,吸取唐代的文化。其中日本赴唐留學僧人榮睿、普照等,根據日本政府的意願和日本佛教界的委託,在唐留學期間,注意物色與聘請高僧去日本傳戒授律。他們聞及鑒真是當時的律學大師,於唐天寶元年(西元742),由中國僧人陪同南下揚州,聘請鑒真赴日傳法。鑒真抱著“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獻身精神毅然發願赴日。在唐天寶十二年(西元753) 第六次東渡成功。

鑒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唐廣德元年(西元763)病故於日本奈良,終年76歲。他在日本的10年中,為日本建立了律宗,並對日本的《大藏經》進行了校正。他還將中國的建築和雕塑藝術介紹給日本。在他親自設計和主持下,在日本奈良建造了“唐招提寺”。此外,他還治癒日本光明皇太后的眼疾,又親自以嗅覺鑒定藥物,向日本人民介紹了醫學知識,交流了我國的佛學、語言、文學、建築、雕塑、書法、印刷術等科學技術,促進了日本文化的發展,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五、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現象,是人類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影響到人們的思想意識、生活習俗等方面。廣義上講,宗教本身是一種以信仰為核心的文化,同時又是整個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

宗教是一種群體社會行為,它包括指導思想(宗教信仰),組織結構(宗教組織,如教會,宗侶),行為規範(宗教組織內的活動,如祭祀,禮儀),文化內容(宗教建築,宗教繪畫,宗教音樂)等等方面的內容。

它是人類在具有社會組織結構後,有意識地發展的一種社會行為,其根本的目的是培養和維護人的社會性,從而維護人類社會組織的正常運行。宗教的其他作用,如宗教的對世界的解釋、司法審判、道德培養和心理安慰等等作用,包括宗教在歷史上阻礙社會發展的負作用也是存在的,但這些都不是宗教的主要社會作用。

在人類歷史上宗教的產生和發展的確是與很多因素有關,如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但是宗教作為一種在歷史上影響時間如此長、影響範圍如此廣泛、影響人數如此眾多的社會行為的產生和發展,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因素在於:自從人類成為一種群體活動的生物,成為具有社會性的群體以來,宗教就是作為具有培養和加強人的社會性作用的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而成為社會的必需。雖然,世界上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但是具有培養和加強人的社會性作用是所有成功的宗教的共性。

宗教在適應人類社會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特有宗教信仰、宗教感情和與此種信仰相適應的宗教理論、教義教規,有嚴格的宗教儀式,有相對固定的宗教活動場所,有嚴密宗教組織和宗教制度。

所以宗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宗教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人類的各種思想文化,與政治、哲學、法律、文化包括文學、詩歌、建築、藝術、繪畫、雕塑、音樂、道德等意識形式相互滲透、相互包容,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宗教文化,成為世界豐富文化的成份。

六、英雄歷程

所有故事都包含幾項在神話、童話、夢境與電影中能找得到的基本元素。我們將這些基本元素統稱為「英雄旅程」。這個模式共存於不同時空文化之中,人類有無數的面貌、有成千上萬的故事,但都有一樣的基本形式,因為「英雄旅程」源自人心最深處、影響最深遠的元素。

而佛格勒把坎伯從神話故事中發現英雄之旅的原則,再度帶回故事創作中。佛格勒稍微修改了坎伯所提出的「英雄旅程」大綱,提出英雄的十二個歷程,這也是「三幕劇」的基礎,分別是:

1.平凡世界
所有的故事都會有一個「從前從前……」,象徵一種過去平凡、寧靜的狀態,是平靜無奇的世界。主角原本的生活是單調、乏味、可預期的生活模式,在作用力出現造成生命轉折之前,生命的軌跡是一路向前、無風無雨。當然,觀眾不會期待看到平凡世界的故事,因此,所有故事的起點都是從打破平凡、脫離穩定開始。

2.歷險的召喚
主角遭遇到一些困難、挑戰,外力介入對原本的平凡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主角接受到歷險的召喚,必須投入一場冒險或戰役,展開新的任務與挑戰。召喚是一種衝動,也是一種欲望,想要改變人生、追求新的可能與未來。

3.召喚的障礙
然而,越困難的決定越需要堅強的決心與毅力,越是未知的世界就越具有誘惑力、但也越令人恐懼。主角在決定出發冒險之際,會猶豫不決,對原有的生活世界依依不捨、頻頻回顧。這時往往會出現一個關鍵性的因素促使主角上路,可能是遭受更多的迫害與威脅,讓他義無反顧;也可能是來自於其他人的鼓勵與幫助,協助他克服心中的恐懼。

4.遇上師父
正要上路的主角永遠不會孤單,這時往往會有一位師父角色出場,可能是父母、老師、醫生、神仙、或先知,他們會帶給主角面對未知世界挑戰的禮物,可能是寶貴的建議、指引或具有魔力的寶物。

5.跨越第一道門檻
第一道門檻象徵從平凡世界跨入未知世界的分界,是第一幕與第二幕之間的轉折,一旦跨出平凡世界,就沒有退路了,主角只能往前踏上征途。

6.試煉、盟友、敵人
踏上旅途的過程,主角會開始遭遇各種困境、挑戰與試煉,也會巧遇盟友、或是樹立敵人,開始學習未知世界的規則與生存模式。

7.進入洞穴最深處
洞穴最深處是指未知世界中最危險的地方,通常主角所要尋找的寶物或解方就是隱藏在這個地方。因此,必然需要征服防守洞穴的怪獸或機關,才能深入其中,奪取寶物而返。

8.苦難折磨
然而,事情總是不會一帆風順,沒有波折起伏的故事也不會吸引讀者。越是曲折、苦難的經歷,主角遭受的痛苦挫敗越多,故事就越能扣人心弦。苦難折磨是故事中的「黑暗時刻」,觀眾與讀者會隨著劇情陷入忐忑不安與緊張的煩躁中。這歷程在每個故事中都是關鍵的時刻,因為受盡苦難才能重生蛻變。

9.獎賞
主角最終能克服萬難、打敗敵手、取回寶物,這就是獎賞。可能是特殊的武器,如魔劍、聖杯等神物,也可能是無形的榮耀、智慧、武功技巧或神奇魔力。經歷這些旅程之後,主角最終才能贏得「英雄」的稱謂封號。

10.回歸之路
當英雄取得獎賞之後,仍陷於未知世界,故事進入第三幕,他下定決心返回平凡世界。

11.復甦
這階段通常是第二個生死交關的重要時刻,幾乎是把苦難折磨所遭遇的死亡與重生過程重演一遍。象徵所有的考驗不會只是一次,英雄旅程也不會只有一回,人生是無數英雄旅程重複的累積,人在經歷各種挑戰、磨練之後,一次次成長茁壯。

12.帶著榮耀歸返
英雄帶著榮耀重返平凡世界,並且改變了原有的一切。

佛格勒將這十二個歷程視為編劇創作的指引圖,並分成三個不同的主要場景。

第一幕是隔離,包括平凡世界、歷險的召喚、拒絕召喚、遇上師父、跨越第一道門檻。第二幕是下凡與啟蒙,包括試煉、盟友、敵人、進入洞穴最深處、苦難折磨。第三幕是歸返,包括獎賞、回歸之路、復甦、帶著仙丹歸返。

然而,這套英雄之旅的十二個歷程,絕對不只是實用的寫作指南,而是能運用在許多不同層面,這個歷程所象徵的不只是故事的必要結構,也揭露出生命過程中靈魂的歷練。

七、《鑑真大和尚》劇情概述

中國繁華的揚州城,來了兩位日本僧侶榮叡與普照,他們聽說了鑑真律師的大
名,沿途美麗的風景也無心欣賞,正趕往大明寺求見。五十五歲的鑑真大師端坐在大明寺的講堂裡,榮叡法師與普照法師虔誠地跪地求法,希望能夠敦請一位德學兼備的戒師東渡日本傳戒法。鑑真大師立即詢問了在座的弟子,弟子個個面面相覷,一則怕東渡時驚濤駭浪危險,再則要忍受遠離故土親朋的寂寞,因此沒有人敢承擔。

就在大家沉默時,鑑真大師為了佛教正法的流傳,當下承擔起東渡的重任。「既然你們都不去,我去!」他說。這一句話雖然說得平和,力量竟如驚天動地!對於德高位崇的鑑真大師,能夠為了弘法放下一切努力的成果,劇情在此呈現第一個高潮,而且也是後續發展的關鍵點。就因為這句承諾,鑑真大師開始了十一年六次東渡日本的堅辛歷程,也改寫了日本佛教及文化史。也因為鑑真大師的承諾,祥彥及思托等二十一位弟子也決定跟隨著師父的腳步,一起東渡日本。

兩位留學僧到唐土求法的因緣,是因當時日本雖然已有佛教信仰,並從聖德太
子就訂定佛教為國教,佛法需由僧侶住持正法,但當時的寺院沒有正式的傳戒制度,許多人自己宣誓,未經過正式儀式,即聲稱自己是出家人。加上當時流亡的農民,紛紛以出家的名義躲避苛政,致使佛教腐敗。為矯正亂象,國家派出了榮叡與普照來到唐土,學習唐朝文化,他們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遣唐使。榮叡與普照在唐土學習十年後,準備延請一位精通戒法、德才兼修的律師一同返回日本,傳承真正的戒法,建全僧團制度,依法修行,利益眾生。

鑑真大師當時駐錫揚州,依循南山律宗的精神傳戒,講解《四分律》《南山律
鈔》等,已為四萬多名僧侶受戒,是受人敬仰的一代宗師,在江淮一帶,被尊為江南第一戒師;他同時精通醫藥,為百姓施藥醫病。榮叡與普照聽聞鑑真大師威名,企求鑑真大師派遣門生前往日本傳戒。

要成就美事,老天爺似乎想先考驗鑑真大師的決心。在唐朝,出國須向朝廷報備申請,不能私自出行。第一次東渡,即因有人向官府告密私通海賊而失敗;第二次遇到大風大浪,船隻破損而作罷;第三次則因東北季風狂吹,船隻撞上礁岩而功敗垂成。

劇情接著進入了本片的第二個高潮,鑑真的弟子靈祐法師不忍師父年事已高,
還要千里迢迢忍受海上風險,於是和其他法師聯合向官府請願,阻止鑑真大師的東渡計畫,使得人已到達浙江的大師被官府護送回揚州。

鑑真大師得知竟是自己的得意弟子從中作梗後,非常生氣。靈祐於是無論晴雨
,每天站在鑑真大師房外,甚至連其他寺院德高的長老幫忙求情,鑑真大師依然不肯原諒靈祐。

鑑真大師雖然口裡說不能原諒靈祐,每天卻透過房間的窗戶看著靈祐的舉動,畢竟師徒情深,經過五十天的罰站,鑑真大師對靈祐說,「我看你也是有堅定意志
的人,請你把這份意志轉為協助東渡日本。」

第五次東渡,飄流到唐土最南端的振州(即今天的海南島)之後,雙目失明、
高齡六十六歲的鑑真大師為信守承諾,依然沒有放棄。西元七百五十三年,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到揚州邀請一同乘官船東渡日本,鑑真大師終於在那一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抵達日本薩摩島,此時距離當初的承諾已相隔了十一年。

隔年二月,鑑真大師抵達了日本國都平城京(即今奈良)。全劇進入第三個高
潮,鑑真大師受皇室禮遇,安排他駐錫於東大寺,賜號「傳燈大法師」,鑑真大師開始在日本的傳戒事宜。他在東大寺的盧舍那佛大殿設立戒壇,也就是佛教傳入日本後的第一座戒壇,首先為聖武太上皇等皇族受戒,建立僧籍,使得凌亂的受戒制度漸入軌道,來自各地的求戒法與聽律的僧眾蜂擁而至,東大寺因此不敷使用。

聖武太上皇賜予鑑真大師親王舊宅,雙目失明的鑑真大師為正法久住,親自監
建,以揚州龍興寺為範本興建,歷經十一年,唐招提寺終於完工,成為當時日本佛教徒的最高學府、日本律宗的總寺院,也是現今留存的唐人建築,為日本國寶。

鑑真大師當初為了傳戒法而踏上日本國土,但對日本各方面影響深遠。鑒真和尚不僅傳入戒律,以完成日本律宗一派,並且間接影響日本佛教史上兩位宗師的崛起—真言的空海上人與天臺宗的最澄上人,並因此開展出平安、鎰倉時期日本佛教的鼎盛局面。

而在文化的影響上,隨大師東渡所傳入的建築、雕刻、書法、繪畫、醫藥乃至民生日用,都讓大唐文化在日本留下彌足珍貴的的豐富遺產。現今日本的藥袋上仍可見到鑑真大師像。鑑真大師帶去了王羲之〈喪亂帖〉真蹟及各種書法五十卷,對日本書道啟發甚巨,他所書寫的〈請經書帖〉也成為日本國寶。也就是如此,鑒真和尚更被贊為日本“天平文化的巨人”。

八、《鑑真大和尚》幕後製作

《鑒真大和尚》動畫電影是由大愛電視臺3D動畫團隊繪製,《鑒真大和尚》內有超過130多位人物,其中只有少數的人物可以參考圖畫來製作,像主人翁鑒真大師,就有雕像可供模擬繪畫,但是其它幾位重要的弟子像祥彥、榮睿等人,就只有少數的文字資料可以參考,動畫人員因此參考人物性格的描述,再加上想像,畫出適合的人物畫像,要將距今一千兩百多年前的人物,憑空畫出,尤其《鑒真大和尚》動畫電影講究寫實,如何在分工的動畫產業中,兼顧寫實與藝術,還有進度與品質的掌握,都是一大挑戰。

鑒真大師動畫電影中有許多建築,包括唐招提寺和東大寺,這些建築雖然目前都還存在於日本,不過大多經過修建,動畫中要呈現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樣貌,因此動畫製作人員必須考據歷史和建築,而東渡中最重要的船隻,也有各種不同的型態,像遣唐使和唐朝自製的船隻,在造型和顏色上都有差別,動畫人員除了找尋文獻之外,更前往博物館實地研究,好在製作3D動畫時,把每個細節都精准的描繪出來。

九、《鑑真大和尚》故事的英雄旅程

《鑑真大和尚》耗費大愛電視台五年的時間製作完成。故事描述唐代的鑑真和尚受日本學習僧之請求,有感於日本寺院未有正式的傳戒制度、律法規範,許多人自行剃度出家,甚至為躲避苛政而成為僧侶,有許多的偏差行為與腐敗現象,於是毅然決然前往日本,弘揚律法以正其信仰。然因許多人情、天氣、航行因素,而五次東渡皆宣告失敗。終在第六次隨日本遣唐使船隊,歷經險惡海水的挑戰,最後抵達了日本。

劇本與美術設計用了許多歷史考據,如唐代佛教的發展、僧侶修行方式、唐招提寺及大明寺的設計等等,從很多小地方可以看見製作團隊的努力。同時在劇情背後,鑑真和尚為東渡傳法,前後十一年,甚至失去了視力,仍「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種精神更是讓人感佩。整體而言,是非常用心的一部作品。

這部片中,不難看出是證嚴上人對於全體慈濟人殷切的叮嚀:要修正法、守戒律,並在現今五濁惡世中,學習艦真和尚的精神,「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此故,電影中堆砌了許多靜思語與慈濟的教條,期望能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卻也因此增加了故事的包袱,影響了節奏。

雖然整部動畫不強調炫目的動畫技巧,可惜3D逼真度及流暢度仍然較一般娛樂片有一段距離。然《鑑真大和尚》最為可惜的地方,在於其有一個好故事,但此片之編劇似乎為了考據,失去了駕馭空間,有點類似廣播劇的影像版。

台詞太多就是一個問題。許多幕都充斥著解釋的台詞,感覺上編劇是想把考據後的研究報告,完完整整的放在這幾分鐘的時間來做簡報,既冗長又無趣。像這類的背景,應當是透過幾個事件帶入其重要性,而非全然託付台詞才是。

其次在配音口白上,配音員口條稍嫌做作不自然。這是許多中文配音的動畫片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台灣配音員唸稿,通常是坐著,透過自己口腔技巧來模擬情緒,或用大小聲來分辨不同場景,鮮少戲感出現;這裡所指戲感是配音時完全進入情緒之中,不是坐著配音,常常是站著手舞足導,如此配出的口白有種自然的頻率,更能與畫面角色融合。動畫的配音口白,對於動畫故事的品質,至關重要,如無新意自然會大打折扣。

最後,似乎為了力求真實,使得運鏡、剪接節奏失準,因而削減了戲劇張力,也失去劇情的焦點。此片中,場景打光明亮、鏡頭方正、剪接直白,彷彿只是把鑑真和尚到了哪裡、遇到什麼人、發生什麼事用流水帳表現出來而已。

角色眾多的情況下,主角鑑真和尚之外,片中表現方式不容易分辨弟子的區別。另外五次東渡個別的差異、特色,看到最後也不是很清楚;東渡之後成為日本佛教界重要人物的過程,也只是旁敲側擊的描述,如與日本傳統教義派佛教徒辯論的那場戲,透過對方的臉從堅持,漸漸變為接受,畫面說服力稍嫌薄弱。

許多劇情發展、換幕的呈現方式,是透過旁白敘述,而不是用構圖、運鏡、留白等手法讓觀眾直接感受,這種新聞式串場的作法,使此片戲劇張力減弱。

鑑真大和尚東渡日本傳戒法的大願,固然令人感佩;遭難仍守之不動的決心,更是使人動容。但過多敘述性的考據和教條,有許多的「戒」,卻沒有使人法喜收受的「慧」。以批判的觀點來看,許許多多技術面的問題,確實可讓此故事有更多精進的空間。正如同李安導演所述,當劇本的研究考據工作到一階段,就要擺在一邊,不要成為創作的包袱。

十、結論

透過《鑑真大和尚》動畫的角度,可以發現故事是一種集體智慧的溝通與傳遞,是過去與現在的溝通、是個人與集體的溝通,也是自我與靈魂之間的溝通。因此,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會具有心理治療的功能,可以讓人的情緒得到共鳴、獲得解放。

而故事的原型,是構成所有故事的基本要素;英雄歷程,則是所有故事的基本結構。放眼古今,所有經典作品、神話、民間故事,包括好萊塢最受歡迎流行的電影戲劇,都有類似的元素與模式,能意識到這點,就能掌握到打動人心的關鍵。

然而,這些原型要素與結構模式,並不是僵化、一成不變的公式,規則是分析無數形式後萃取出來的精華,是所有經典雋永的故事中都具備的要素,但徒具這些要素並不保證一定能成為令人拍案叫絕的佳作。

在創作中,我們仍然必須學習揣摩每一位角色的內在想法與掙扎;學習和閱聽眾溝通,如何鋪陳閱聽眾的期待、引起共鳴;建立文本的故事張力,吸引閱聽眾的目光與興趣。

此外,一個好的故事創作,除了基本的原型要素與英雄歷程的發展結構之外,還需要有自己的速度節奏。在規則之外,有自己的內容厚度與張力,故事中的情感越是複雜矛盾、人物之間的互動越是細膩掙扎,劇情就越是曲折迂迴、絲絲扣人。故事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關鍵還是在於「人」,人性的刻劃與探討、人生歷程的轉折起伏,個人的感受能力與智慧體悟,會隨著生命歷程的累積而茁壯。

十一、文獻資料

邱于芸 (2014) 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臺北市:遠流。
林美惠 (2010) 鑑真大和尚 2010-05-07  Retrieved fr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