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 星期五

賈伯斯---蘋果電腦、皮克司、迪士尼和卡通


文/廖健次
賈伯斯---蘋果電腦、皮克司、迪士尼和卡通

今天,201919日,正是蘋果 iPhone 12歲生日。
【歷史上的今天】12年前的今天,200719日,諾基亞(Nokia)是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微軟(Microsoft)正準備推出 Windows Vista 作業系統,而蘋果(Apple)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就在這一天,於蘋果在 Moscone Center West 舉行的「Macworld 2007」,發表了該公司製造的第一部行動電話「iPhone」,一個改變了全世界的裝置,它既是手機、也是音樂播放器,而且還是能夠連接網際網路的裝置。當時賈伯斯表示:「iPhone 是革命性的神奇產物,領先業界產品5年。」
賈伯斯(Steve Jobs)是全世界最擅長擄獲人心的溝通傳播者,賈伯斯(Steve Jobs)的簡報效果有如一劑多芬胺(dopamine),直接注入人心。200719日電腦世界(PC World)雜誌一篇報導,稱蘋果「重新發明了手機」,將行動電話、iPod網際網路三者合一的新產品---iPhone」,在業界引發了一場革命,被時代雜誌(Time)選為年度最佳發明,也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人類的生活。

簡述
    賈伯斯(Steve Jobs-----史蒂芬·保羅·賈伯斯,通稱史蒂夫·賈伯斯,是一名美國企業家、行銷家和發明家,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曾任董事長及執行長職位,NeXT創辦人及執行長,也是皮克斯動畫的創辦人並曾任執行長,2006年為華特迪士尼公司的董事會成員。20179月蘋果發布會舉行的地方,以他命名為 Steve Jobs Theater 。 《維基百科》

啟蒙與教育
    早年受到家庭的影響而喜愛精密的裝置,在高中時期認識了後來的Apple I的創作者史蒂夫·沃茲尼克。二人在這段時期一起聽音樂和製作電子儀器,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稱作藍盒子的盜打電話裝置。二人銷售此裝置從而賺到了一筆錢。
高中畢業後,選擇了當時充滿嬉皮士精神和自由精神的里德學院,全美學費最貴的學校之一。賈伯斯厭倦了大學的主修課程決定休學。但里德學院仍允許其旁聽書法美術設計課等課程,書法美術的素養使他對電腦軟體字形、工業設計美學處理特別重視,形成了蘋果公司一貫的特色。

蘋果--UeXTPixarDisney
    21歲的賈伯斯在自家的車房裡與26歲的沃茲尼克成立了蘋果公司[24][25]。他們製造了世界最早商業化的個人電腦,並稱為Apple I
賈伯斯在一次參觀全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的活動中接觸到圖形使用者介面,這是蘋果最符合人性、最有效率的運作方式。
賈伯斯重新組建團隊設計新產品名為麥金塔(Macintosh)的專案,麥金塔早期的熱賣也使賈伯斯成為了Lisa和麥金塔團隊的主管。
1985917日辭去蘋果董事長職務,另起爐灶成立了以生產工作站為主業的NeXT公司。蘋果最終決定以收購NeXT的方法取得了他們公司OPENSTEP作業系統及開發人員,並最終導致其公司老闆賈伯斯回歸蘋果。
1986年賈伯斯以1000萬美元(70%的股份)收購了盧卡斯旗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Emeryville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室,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製作室。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三維(3D)立體長篇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皮克斯與迪士尼合作與競爭
    皮克斯剛開始,只是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經營「ILM魔幻光影」特效公司電腦動畫部門,之後整部門44位成員,在1986年以1,000萬美金,被賣給眼光獨到的蘋果電腦總裁史帝夫賈柏斯(Steve Jobs),就此便展開皮克斯自主獨立的動畫王國奮鬥史。
    皮克斯在90年代初終於得到肯定,並與迪士尼簽下12年代理合約,1995年處女作「玩具總動員」成本只有3,000萬美金,靠牛仔伍迪與太空人巴斯光年的玩具魅力,在全世界創下35,000萬美金電影票房,家庭影音市場與周邊玩具銷售更是可觀,一舉打響皮克斯名號。
    迪士尼在人們的認知中簡直就是卡通的代表、同義詞---然而在3D科技的精進中,迪士尼傳統2D動畫市場逐漸萎縮而皮克斯羽翼漸豐,終於有憂患意識,投入3D動畫行列;但慢了十多年才發展的千禧年「恐龍」,預算卻高達1.25億美金,美國票房卻只比成本高一點點,幸好在全球票房靠迪士尼招牌撐到3.5億美金,只是沒超越皮克斯任何一部片的成績,可說讓迪士尼面子很掛不住。

74億美金反客為主
    6部動畫長片就擁有全球總票房32億美金、19座奧斯卡加上其他邊際效益,讓史帝夫賈柏斯在前幾年,趁約滿之際,想調整雙方續約代理條件;但與迪士尼執行長麥可艾斯納(Michael Eisner)理念不合,在2004年談判破裂,史帝夫當場放話找其他公司代理發行,而麥可艾斯納也使出「撒手金間」主張擁有續集製播權以恫喝皮克斯,還打算在2007年自製推出「玩具總動員3」。諷刺的是,當迪士尼把皮克斯往外推之際,其他片商卻是見獵心喜,想網羅這個賺錢機器,於是在業界便傳出包括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等公司都躍躍欲試,讓皮克斯一夕間身價水漲船高。
    迪士尼看似付出74億美金買下皮克斯,帳面上,每張皮克斯股票(59元美金)2.3張迪士尼股票(26元美金)。但除了擁有皮克斯過半股權的執行長史帝夫,以7%股份成為迪士尼最大個人股東,並進入董事會之外,預計迪士尼將與蘋果iPod展開全新合作關係;皮克斯總監卡特穆爾(Ed Catmull)與副總監約翰拉薩特,更升任皮克斯與迪士尼動畫公司(Pixar and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總裁及創意總監。各界早已心知肚明,其實是皮克斯入主迪士尼。


從賈伯斯的身上,創業者最應該學習這 14 件事
個性和成就只是外在的表現和結果,管理才是看不見的武器。

前言:《賈伯斯傳》(Steve Jobs: A Biograph)作者沃特爾.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認為應當從賈伯斯的過往成績當中汲取經驗,以下是他眼中成就賈伯斯的 14 點決定性因素。

保持專注
    1997 年,賈伯斯重新執掌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那時,蘋果公司擁有龐大的電腦及其外設的生產線,單只 Macintosh 就有十幾個不同的版本。讓他忍無可忍,他喊叫道:「夠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他拿起一支白板筆(Magic Marker),赤腳走到白板前,在上面畫了一個 2×2 網格。他接著說到:「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他在兩列的底部寫下「普通消費者」和「專業用戶」,在兩行的前端寫下「桌面設備」和「便攜設備」,並告訴他的團隊,每一格代表一類產品,而這四類產品應是他們的工作重心,其它的一切產品都該被拋棄。
    正是因為專注於四類電腦產品,蘋果公司才得到了救贖。賈伯斯認為:決定不做什麼和決定做什麼同等重要,對公司來說是這樣,對產品來說亦是如此。

保持簡單
    除了有禪師入定一般的專注能力,賈伯斯還有去繁從簡的敏銳直覺。「至簡歸於至繁(simplicity is the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出自於蘋果公司的第一本宣傳手冊。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對比一下蘋果公司的軟體和微軟公司(Microsoft)的辦公軟體 Word 就明白了,後者不僅越來越難看、雜亂無章,導航功能區缺乏直覺式的設計,某些功能也會讓用戶產生困擾。蘋果公司對簡單的追求是值得稱讚的。

負責到底
    賈伯斯深諳實現簡單的最佳辦法,即確保硬體、軟體和外設形成一個天衣無縫的有機整體。蘋果公司的生態系統---例如將 iPod 通過 iTunes 軟體連接到 Mac 電腦上--除了讓設備變得更簡單、流暢,還縮小了故障率。更複雜的任務,比如創建新歌單,可以交給電腦來完成,如此一來便能減少 iPod 的功能和按鍵。賈伯斯和蘋果公司在用戶體驗方面自始至終堅持親力親為---如今能做到這一點的公司不多。

落後便要奮起直追
    一家創新企業不僅要能首創一些新穎的想法,還要在意識到落後的時候,迎頭趕上。賈伯斯最初在製造 iMac 時,便遇上了這個問題。他專注於加強電腦在管理用戶照片和影片方面的能力,但忽視了處理音樂的手段。個人電腦用戶已經開始下載、互換音樂,並將其複製和燒錄在光碟上,而 iMac 的光碟機卻不能燒錄光碟。他表示:「我做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我想我們落後了」。
    然而,賈伯斯翻身的辦法不只是升級 iMac 的光碟機,他決定打造一個足以變革音樂產業的集合系統。該系統是 iTunes iTunes Store iPod 相結合的產物,用戶能夠購買、分享、管理、儲存和播放音樂,這是任何設備都無法比擬的。 iPod 大獲成功後,他沒有沾沾自喜,滿足於此,而是開始未雨綢繆,考慮未知的威脅。其中之一便是,手機生產商可能會在設備中加入音樂播放器。於是,他創造了 iPhone ,主動讓出 iPod 的銷量。他表示:「如果我們不忍痛割愛,其它廠商也會充當劊子手的」。

產品優先
    上世紀 80 年代末,賈伯斯正帶領著自己的團隊開發初代 Macintosh ,他給出了明確指示:將其做得 好到令人髮指 。他從不考慮利益最大化和成本交替損益,要求團隊領導:不要擔心價格,只要提升它的性能就好。他第一次帶隊團建時,就在白板上寫下「決不妥協」四個大字。最終,製作完成的產品成本過高,賈伯斯也因此被逐出公司。但用他的話來說, Macintosh 在宇宙中留下了烙印,因其加速了家庭電腦的變革。長遠來看,他最終實現了兩者之間的平衡:專注於創造偉大的產品,利潤自然緊隨其後。

不要做用戶的奴隸
    賈伯斯第一次帶領 Macintosh 團隊培訓時,其中一名成員詢問是否需要做一些市場調查,從而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賈伯斯回答道:「不用,因為在我們向消費者展示產品前,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他還引用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名言:「如果我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答案會是一匹更快的馬。」深度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不斷詢問消費者想要什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需要直覺和本能,去挖掘尚未形成的需求。

改變現實
    賈伯斯擁有一項聲名遠播(惡名昭彰)的能力,便是推動他人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他的同事將其戲稱為「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這個詞出自於電影《星際迷航:原初系列》(Star Trek: The Original Series)的獸籠(The Menagerie)這一集中,意指外星人透過純粹的精神力量創造出了足以亂真的平行世界。
    某天,賈伯斯走進了 Macintosh 作業系統工程師拉里.肯揚(Larry Kenyon)的辦公室,向他抱怨開機時間過長的問題。肯揚開始解釋為何縮短開機時間是不可能的,但賈伯斯直接打斷了他,反問道:「如果足以拯救生命,你能將開機時間縮短 10 秒嗎?」肯揚承認有可能,於是賈伯斯走到白板前,向他展示:如果有 500 萬人正在使用 Mac ,每天都得多花 10 秒的開機時間,一年就相當於 300 萬小時左右--等同於至少 100 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短短數週後,肯揚將開機時間縮短了 28 秒。

善於歸因
     1979 年,賈伯斯的早期導師麥克.馬庫拉(Mike Markkula)給他留下了一則備忘錄,竭力主張三大原則。前兩個是移情(empathy)和專注(focus),最後一個歸因(impute)聽上去有些奇怪,卻成為了賈伯斯的關鍵信條之一。他很清楚,人們對一個產品或公司的看法,往往取決於它被呈現或包裝的方式。他表示:「麥克讓我明白了人們會依據封面來判斷書籍好壞的道理。」1984 年,賈伯斯正在準備 Macintosh 的配送環節,一時難以決定包裝盒的顏色和設計。最終,他花費時間親自設計和改進了 iPod iPhone 首飾盒般精緻的包裝,將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專利名單當中。

追求完美
    幾乎在每一款蘋果產品的開發過程中,賈伯斯都會在某個時間節點「按下暫停鍵」,然後重新回到畫板前,因為他覺得不夠完美。在設計 iPhone 時亦是如此,原始設計是將玻璃製螢幕嵌入鋁製外殼。然而,在某個週一的早晨,賈伯斯拜訪了喬納森.伊夫(Jonathan Ive),告訴他:「我昨天一整晚沒睡,因為我不喜歡這種設計。」儘管十分沮喪,伊夫馬上意識到賈伯斯是對的。
    賈伯斯告知伊夫的團隊:「各位,我知道你們過去 9 個月廢寢忘食,在這個設計上嘔心瀝血,但我們得做些更動,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夜以繼日地工作。如果你們覺得有必要的話,我可以發給每個人一把槍,直接把我們幾個給斃了。」整個團隊毫無反對意見,達成了一致。賈伯斯回憶道:「那是我在蘋果公司最引以為豪的時刻之一。」賈伯斯和伊夫在即將完成 iPad 的最後階段,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對庸才「零」容忍
    賈伯斯缺乏耐心,性情急躁,對身邊的人十分強硬,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這種對待他人的方式雖然不值得推崇,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熱衷於完美,只想與最優秀的人共事。他認為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庸才氾濫」(the bozo explosion)的情況,如果管理層過於客氣,才能低下的人便會滿足於自己的舒適圈。他認為:「我不是一個隨意踐踏他人尊嚴的人,但事情出現了差錯,我便會當面指出,實事求是是我的職責所在。」

面對面交流
    也許因為太過清楚數位時代可能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賈伯斯對面對面交流的作用深信不疑。他表示:「網路時代的人們傾向於認為透過電子郵件和 iChat 就能交流觀點,這種想法十分愚蠢,創意源自於即時即興的會面和漫無邊際的討論。你路上遇到了某個人,詢問對方最近在忙些什麼,然後你可能就會情不自禁地做出『哇哦』的反應,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顧全大局和細節
    賈伯斯不僅注重全局,也在意細節。有些 CEO 擅長構建遠景,有些管理者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而賈伯斯兩者兼具。時代華納(Time WarnerCEO 傑夫.比克斯(Jeff Bewkes)認為,賈伯斯具備很多特質,其中之一便是擁有實現宏圖偉略的能力和意願,同時也不會忽略設計中的任何細節。 2000 年,他提出了一個遠大的戰略,要將個人電腦變為管理用戶音樂、影片和照片等內容的「數字中心」,隨後創造出了 iPod iPad ,引領蘋果公司進軍個人設備產業。

人文與科學相結合
    賈伯斯表示:「我從小就覺得自己頗具人文情懷,但我也很喜歡電子設備。」
賈伯斯結合了人文和科學,創意和科技,藝術和工程。我們的時代有許多偉大的工程師(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和比爾.蓋茨),也有十分優秀的設計師和藝術家,但沒有誰能夠像賈伯斯一樣讓詩歌和處理器碰撞出創意的火花,像他一樣擁有敏銳的商業直覺。在過去十年的幾乎每一場產品發布會,賈伯斯都會用一張標誌著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圖片作為最後一張幻燈片。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科技能夠成為人類的朋友,這是賈伯斯秉承的基本理念。他被打上了眾多標籤:嬉皮士、反叛者、精神世界的追求者、電子愛好者... 1971 年,賈伯斯對人生的終極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他還只是個高中生。隨後他帶著這份思考步入了大學校園,帶入了輟學後居住過的蘋果農社。賈伯斯在職業生涯中始終堅持著「飢渴和愚蠢」的態度,確保他的個性當中有商業、技術的一面,但作為一個愛好人文藝術、吸食迷幻藥、追求頓悟的叛逆分子,他也有嬉皮、絕不墨守成規的一面。


本文獲得合作媒體 36kr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Techinasia ,原文標題:14 lessons from Steve Jobs for all startup found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