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星期四

融合科技與藝術─迪士尼《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動畫呈現

文/郭安妮        圖片來源/《魔鏡夢遊》、《愛麗絲夢遊仙境》、華特迪士尼、pinterest



一、背景介紹

            《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是由英國牛津大學數學與邏輯講師查爾斯∙道奇森(Charles L. Dodgson)以筆名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他也是業餘攝影師和魔術師)在1865年所寫的奇幻文學小說。查爾斯∙道奇森在1862年遊倫敦泰晤士河時,應船上女孩(校長的三名女兒)要求講了一個「越荒誕越好」的冒險故事,而故事主角名字正是二女兒的名字愛麗絲。故事裡的愛麗絲某天在河畔旁,看到一隻手持懷錶慌張的古怪兔子,好奇的追著牠而掉進樹洞裡,進入了奇幻的世界,她在那裡遇到各種會說話的動物、昆蟲、花、撲克牌人和瘋癲的帽客先生、脾氣暴躁的紅皇后等。小說自1865年出版後大受歡迎,被翻譯成174種語言、出版300次以上,僅次於聖經和莎士比亞作品,是英國人的驕傲,原著手稿(圖一)目前收藏在大英圖書館。

圖一:《愛麗絲夢遊仙境》原著手稿。



二、形象呈現與翻拍

      當路易斯·卡羅將故事寫完後,便邀請當時在Punch雜誌當紅的政治漫畫家約翰‧坦尼爾(John Tenniel)幫忙為《愛麗絲夢遊仙境》這本書畫插畫,在坦尼爾筆下,愛麗絲擁有金髮碧眼,髮絲從前額一瀉而下,她身穿連身裙且綁上了圍裙,腳套白長襪和瑪麗珍款式的鞋子,而這也是「愛麗絲」最受歡迎的形象。儘管自19世紀末以來,超過50位的藝術家為《愛麗絲夢遊仙境》畫過插畫,包括Max ErnstPeter BlakeArthur等,不過坦尼爾的愛麗絲形象還是深深影響著後來藝術家的創作。
       此外,《愛麗絲夢遊仙境》也經常被翻拍電影與電視劇。1903年以來共有10多部《愛麗絲夢遊仙境》電影,第一次是被英國拍攝成默片電影,當時的特效技術不足,只能拍攝出故事的片段,全片短短十二分鐘呈現出愛麗絲變大和縮小鑽進一個非常小的門的畫面,這在當時已是創新的魔術電影效果,後來在1910年和1915年又再度被翻拍。
       1930年代,身為好萊塢五大巨頭電影公司之一的派拉蒙影業(Parmount)與當時還是小公司的迪士尼,爭取拍攝「愛麗絲」的版權,迪士尼輸了。1933年就由派拉蒙製作以真人明星,包括Gary CooperCary GrantEdward Everett HortonW. C. Fields來飾演《愛麗絲夢遊仙境》角色,但票房奇慘,原因就在於這些角色的造形太怪異,過於超現實,像是給大人看的電影,也沒拍出奇幻仙境感覺,甚至差點讓派拉蒙倒閉。(圖二)
圖二:1933年《愛麗絲夢遊仙境》海報。



三、迪士尼創新技術與形象確立

      後來,迪士尼在1936年推出《白雪公主與七矮人》動畫片大受歡迎,因此賺進不少錢,更成功的讓迪士尼成立動畫製作工廠,研發出許多創新手法運用在動畫製作過程中,像是鉛筆稿試拍(pencil test),故事版(story board)(註一),使用多機攝影等,這些技術除了讓電影故事中奇幻場景和角色達到現實的理想,也對電影製作技術的發展提供不小的貢獻。

註一:故事版(story board)指在動畫的前製中,負責將文字劇本的描述轉化成一格一格的敘述故事進展的圖畫,動畫師有了故事版,就可以對動畫場面的調度有基本的概念,從而設計人物的表演。

       1946年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決定重新製作《愛麗絲夢遊仙境》,動畫師建議華特請演員來模擬演出,利用鉛筆稿試拍(註二)的技術,讓動畫角色更生動寫實,這也開啟動畫美學的創新形式。動畫中的愛麗絲是由一位10歲的女孩凱瑟琳(Kathryn Beaumont)配音,華特初次見到凱瑟琳時就認為她很像故事中的愛麗絲,便邀請她演出愛麗絲在劇中的動作(圖三、圖四)。



圖三:1951年的愛麗絲與凱瑟琳。


圖四:電影卡通中所看見的畫面,都由凱瑟琳實際演過一次。


      迪士尼製作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是專門給兒童觀看的卡通電影,動畫形象設計與之前任何影片版本完全不同,正如麥克勞德(McLeod’s)的改編所證明的那樣,原著裡的夢境呈現在螢幕上,很容易讓觀眾有陷入噩夢的錯覺,使路易斯‧卡羅的怪誕喜劇只剩怪誕。對迪士尼來說,要讓兒童覺得這是友善的仙境的重點是簡化角色,添加歌曲和音樂,並採用鮮豔的色調。著名的藝術家和角色設計師瑪麗布萊爾(Mary Blair)重新設計了迪士尼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形象,她設法抓出坦尼爾插畫的精髓,同時創造出簡單、有趣又可愛的鮮明人物,例如利用粉紅色和紫色條紋幫柴郡貓上色,讓觀眾陷入另一種幻覺維度,不讓坦尼爾的插畫形象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1951年迪士尼的動畫《愛麗絲夢遊仙境》首映,卻被英國書迷猛烈批評過度「美國化」,票房不佳卻奠定了愛麗絲活潑甜美的形象,直到1974年重新上映,才獲得熱烈的回響。
註二:鉛筆稿試拍(pencil test)是迪士尼動畫的創新技術,動畫師先用鉛筆稿,對該角色進行一次鉛筆稿的試拍,做一個透明動態樣片,讓影像在場景中演出,然後配上基本的音效,用來測試該角色的動作是否流暢,是否產生了變形,音效是否合拍。



四、3D技術與藝術成功融合

      2010年版的迪士尼《魔鏡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由提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雖然仙境的靈感來自卡羅爾的原創故事,卻不依照原著改編,故事是說19歲的愛麗絲重新回奇幻世界,帽客先生、三月兔等期待她除掉天魔,讓魔境回到和諧狀態,雖然與原著沒有太大的關係,但角色、奇幻世界不變,異想天開的情節,逗趣的角色,終於成功賣座超過十億美金票房。
       提姆·波頓從琳達‧伍爾弗頓(Linda Woolverton)得到劇本,另起一個愛麗絲的新故事,她從觀眾對《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既有的基礎認識,重新構想了愛麗絲的成長歷程,幾乎類似像一名粉絲那樣寫出劇本。琳達‧伍爾弗頓的劇本重新配置了好萊塢三幕劇結構的情節敘述,為愛麗絲提供了1933年和1951年改編時所缺少的元素。這個故事的主角是19歲的愛麗絲金斯利(Mia Wasikowska),她是一個勇敢、充滿活力的少女,即將邁入成年,正試探著另一個自我,卡羅爾的原始故事成為電影中的隱喻,描述一個被世界規範所扼殺的女孩,從冒險經歷中重新塑造自己,解答出:為什麼這個活潑小女孩如此沉迷於仙境世界,這是一個關於成長過程的問題。雖然之前的改編版本也有關注成人世界對孩子想像力威脅的問題,但沒有如提姆·波頓電影中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
   《魔鏡夢遊》中展現出獨特的設計和立體要求,3D與真人的結合與過去傳統電影拍攝方式不同,也不利捕捉原生立體聲。團隊一邊拍攝一邊發想如何使攝影機影像與視覺效果完美結合。拍攝過程中,工作室有一系列的綠幕舞台捕捉演員的表演,然後視覺團隊再將影片與所有CG環境和角色融合在一起(圖五),在某些情況下,還以數位方式改變演員的面部和身體比例,例如紅皇后的大頭。提姆·波頓回憶說:「嘗試不同的東西很有趣,但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過程,我們幾乎所有的製作方式都與傳統拍攝電影相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直到最後我們才看到成果。」
圖五:先用綠幕拍下演員的表演,接著視覺團隊再將影片與CG融合。

      再一次,路易斯‧卡羅的故事和他所創造的宇宙,成為探索圖像動態想像力和技術的催化劑,幻想世界的奢華美感及角色設計的機智和獨創性,使愛麗絲的改編不僅僅是一種奇觀。提姆·波頓和他的技術團隊回到坦尼爾的原始插圖來構建電影世界,先前瑪麗布萊爾簡化原創設計,提姆·波頓團隊則是放大繪畫的怪誕元素及其中固有的殘酷和威脅,例如原著中帽客先生的茶會被灰色的霧籠罩,風車被燒毀,在提姆·波頓的電影中,帽客先生(強尼戴普)的眼睛和橙色頭髮以3D數位科技呈現他憤怒瘋癲的能量(圖六)。
      提姆·波頓拒絕使用全動作捕捉的方式來製作,而是以全CG環境及視角操縱概念來拍攝。因此,在綠幕舞台上以數位方式拍攝電影,成為最終唯一可行的方法。在決定1.851的寬高比後,電影製作人採用混合格式的方式進行採集,將高清影像、4K數位和35mm相結合。
圖六:茶會中的灰色霧、帽客先生的眼睛跟頭髮都以3D科技呈現。


五、結論 

      從《愛麗絲夢遊仙境》小說問世150的電影歷程來看,可以發現科幻、奇幻和冒險的故事,一直是許多片商喜愛的題材,但這樣類型的場景、角色和其他元素該如何設計得宜,如何呈現,是一門學問。因為改編電影的過程中充滿各種困難,就如提姆·波頓所說:「《魔鏡夢遊》是一部具有特殊效果的電影製作,融合數位動畫,動態捕捉,綠幕技術和真人動作。」電影工作者必須擁抱新科技,並將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才能擄獲觀眾的心。


參考文獻

Beifuss, John(Mar 04, 2010). Movie Review: Tim Burton's 'Alice in Wonderland' a somewhat-tired spectacle. Commercial Appeal, The (Memphis, TN).
Bye, Susan(2018). Imagination and Invention: ALICE IN WONDERLAND ON SCREEN. Screen Education, 92, 30-37.
Michael Goldman(2010). Down the Rabbit Hole. 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91( 4), 32-13.
Pahle, Rebecca(2016). TEAM TODD SCORES AGAIN. Film Journal International, 119(6), 16-18.
Sinker, Mark(2010). Alice through the lens. Sight & Sound, 20(4), 35-38.
簡靜雯(JAN 13, 2019)。小說改編奇幻電影 結合科技與藝術。國語日報四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總網頁瀏覽量